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5号:关于加强我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州农业农村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州在产业基地建设、机制建设、产业链建设,有了积极的探索。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资源禀赋差;二是产业效益周期长;三是产业融合程度低。

建议:

(一)建议全州统筹,全省思维整体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议从全州层面统筹,从全省视角思考技术、人力、渠道等方面资源,全盘研究部署农业特色产业特别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按照跨县报团发展的方式,制定标准规范,持续壮大规模,借全省之力打造三到五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建议一县一策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议全州统筹,全省视角,根据各县具体实际,特别是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专题研究支持政策,在基础设施、精深加工、主体培育、后期管护等方面上争取政策、资金倾斜,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三)建议一个品牌推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议州级层面结合我省区位、资源、生态方面优势,在脱贫地区特别是武陵山区突出打造高海拔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特色产品品牌,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进行扶持做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延长农产品链条,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

州农业农村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

答复意见

民盟湘西:

贵单位在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商议,现提出答复意见如下:

一、我州农业特色产业现况

我州茶叶、柑橘、猕猴桃、烟叶、中药材、蔬菜、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得到加快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县一特”的发展格局。截止目前全州柑橘培管面积82.39万亩,茶园培管面积71.03万亩,猕猴桃培管面积23.5万亩,草本中药材培管面积21.35万亩(其中百合培管面积9.54万亩),蔬菜57.61万亩(其中商品蔬菜培管面积34.5万亩),其他时鲜水果培管面积16.83万亩。

二、政府引领,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州委州政府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确立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杜仲、百合)、烟叶、蔬菜和特色养殖(黑猪、黄牛)等8大特色产业,通过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发展壮大8大特色优势产业。把龙头企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把农产品加工作为突破口,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形成一批加工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群发展。重点扶持老爹公司、鹤盛原烟、湘泉制药、金凤凰公司、州烟草公司、金山公司、泸溪柑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

在茶叶产业发展中,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补足茶叶产业发展环境短板。一是在优惠政策上发力。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在资金、土地、人才、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茶叶产业扶持和倾斜。二是在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上发力。逐步实现茶叶产业在州域范围内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加销和一二三产业一体化融合。三是在营造茶叶产业营商环境上发力。当好茶叶产业发展的引导员、服务员和组织员,为茶叶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措施

一是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抓好特色产业扩面提质,确保全州茶叶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稳定发展烟叶、猕猴桃、油菜等产业,种植烟叶22万亩、猕猴桃23.5万亩。优化产品结构,在巩固发展优质绿茶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红茶、黑茶、白茶,开发多茶类多层次产品。大力推进老橘园品改提质,推广圆丰脐橙、早蜜柑、由良蜜桔等优良品种50万亩以上。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产销对接活动,认真组织州本级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产销对接活动。着力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二是实施产业富民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提质发展茶叶、柑橘、猕猴桃等产业,加快发展精细农业、智慧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精深化加工、市场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创品夺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做好农旅、农工、农商融合文章,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申创一批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小镇,打造 50 个以上州级特色产业示范乡镇。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种业发展,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抓好茶叶、油菜、蔬菜、中药材等产业技术体系湘西综合试验站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2023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认定3000人,评选年度优秀新型职业农民100人。积极争取湖南省“农广助农”工程,争取开办2期以上的培训班。

四是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开展农业特色产业精细化生产技术培训与针对性技术指导服务,大力组织实施泸溪玻璃椒、凤凰猕猴桃等种植业精细化农业基地试验示范项目。推动我州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化、技术标准化,促进茶叶、蔬菜(辣椒)、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的全面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进程。

五是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加大“湘西香伴”“一县一特”等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加强“湘西香伴”区域公共品牌授权使用工作,更好的管理和保护使用该品牌商标,以激励机制推动“湘西香伴”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开展“湘西”“湘西猕猴桃”“龙山百合”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提高我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数量,提升我州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四、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生产道路、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和田土宜机化改造,提升果菜茶等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扶持农机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特色农业机械化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成本减少损失。

二是加快特色农业园区建设。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牌”的思路,围绕茶叶、柑橘、猕猴桃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绿色优质特色产业园区。推进产业融合,积极引导龙头农业企业转移入园,吸引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促进特色农业生产、加工、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发,开辟“农业+”模式新领域。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新品种引进,加快对老果园、老茶园的改造,引进推广适合我州栽培、品质优、抗性好的茶叶、水果、蔬菜等新品种,全州引进推广菜果茶新品种30个以上。加强产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避雨栽培、果实套袋及茶叶容器育苗、大苗上山、覆膜打孔移栽等技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宣传推广区域品牌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农业品牌创建为契机,以“品牌兴农”为切入点,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特色,积极打造“湘西香伴”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鼓励企业创品夺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二品一标”优质农产品认证及农产品品牌商标注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促进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和监管,促进我州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

五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紧紧抓住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的良机,依托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按照“建好产业基地、发展精深加工、畅通营销渠道、开发多种功能”的思路,突出绿色生态、特色品牌优势,在农事文化活动、农旅精品线路、休闲体验上着力,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观光园区、特色专业村和休闲农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延伸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最后,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并希望您对我州农业农村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签发人:丁思清

经办人:陈肖子俊

联系电话:15074338537

湘西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9日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