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的目标。我州农业产业品质不高、农村经济活跃度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初级农产品品质不高;二是农业业态不丰富;三是农村创新应用不够;四是商业基础设施支撑乏力。
建议:
从农村生产与商业流通两个层面发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
一是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项目示范树立标准,优化农业产业顶层设计,强化项目包装,通过项目示范,树立标杆,打响品牌。整合市场力量聚焦要素,支持资本有序下乡,发挥资本创新引领、机动灵活的先天优势,做大农村产业经济体量与质量。发展集体经济汇聚民力,以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为底层支撑,发挥村基层党组织的牵头引领作用,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二是丰富产业发展业态。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农产品一产资源为基础发展农业加工业,做大农业经济总量与品类品质。推进农文旅及服务业深度融合。将农业融合于文化、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提升产业附加值。构建亲子研学、户外康养、可视化农场、金融农业、元宇宙加农业等多类型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农村经济业态。同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实现机制,逐步构建绿色资源变资产、绿色资产变资本、绿色资本变资金的发展新业态。
三是围绕农商互联活跃农村经济。全面完善农村商业基础设施,打通流通环节堵点难点,推进农商互联互通,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加快农村商贸体系建设,建好县城商贸物流中心、乡镇中转站、乡村驿站,整合物流快递资源,延伸城市商业网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商贸物流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本架构。着力补齐农商互联互通短板弱项,聚焦流通端存在的保鲜难、物流难、包装难等症结,打通供应链上的堵点痛点。推进要素与资源市场大统一大联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乡、区域、行业”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州农业农村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
答复意见
民盟湘西州委会:
贵单位在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州农业产业品质促进农商互联互通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与州商务局会商,现提出答复意见如下:
一、关于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制度先行夯实工作基础。初步制定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2023年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茶叶、油茶、猕猴桃、柑橘、百合、肉制品等支链实施方案。完成白皮书。完成了2022年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白皮书,画好“两图”(全景图、现状图),建立“两库”(客商库、项目库),建立“两池”(资金池、人才池),完善“两报告”(产业链招商报告、产业链分析报告),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初步摸清企业底子。完成了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产值清单、企业税收清单、新增入规入统重点培育企业清单、产业链项目清单、最具成长性企业清单、链主企业清单等“六个清单”。建立“州县联动”机制。督促指导八县市对接州绿色食品产业链建立“链长制”。建立州绿色食品产业链、八县市和州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的通讯录、微信群,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初步制定了《湘西自治州2023年绿色食品产业链考核评价办法》。将全州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2023年目标任务分解到8县市,对8县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实行“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的考核机制,设立了产值税收、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基础工作、活动开展、营商环境、纾困增效等8项考核评价指标及考核评价计分方法。
(二)精准培育生产经营企业。一是立足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湘西自治州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企业用工、用电用气、用地、商贸物流、财政奖补、行政审批等重要优惠政策,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在精准培育上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2023年全州计划向省农业农村厅报送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8家,1—7月全州已报送吉首市苗疆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韵莱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湘西玉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古丈一盏清茶业有限公司、泸溪县元胜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二是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示范引领、强化指导服务、强化宣传推介等序列措施,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4月底,全州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8689家(不包括注销1860家、吊销未撤销30家、歇业17家、撤销4家)。其中,现有国家级示范社28家、省级示范社87家、州级示范社161家。
二、关于丰富产业发展业态。
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落实措施,一是在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方面,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湘西州共有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0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5家,州级1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5家,加工产值124.7亿元,龙头企业采取直接建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加强农企合作,有力带动了全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在推进农文旅及服务业深度融合方面,围绕加快茶叶、柑桔、油菜、蔬菜、苗木、小水果等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围绕“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四季主题,加快推动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特别是加快星级休闲农庄创建,全州共培育了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29家,其中省五星级农庄11家,省四星级15家,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融合升级,促进了我州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在后续多元化发展产业上,一是坚持树立培育大龙头、强龙头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龙头企业。力争到2027年,全州新认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州级龙头企业60家。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基地结合紧密的龙头企业,积极帮助争取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强化资金扶持。鼓励现有加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加强科企合作,搞好产品研发,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围绕农业产业特色,结合我州丰富的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和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不断拓展休闲、旅游、文化功能,注重引导当地村民将湘西黄金茶、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永顺莓茶、湘西猕猴桃、湘西腊肉、湘西柑桔、凤凰苦荞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引入旅游消费市场,继续加快星级休闲农庄的培育工作,力争新评定星级休闲农庄20家以上,努力推进形成以休闲农庄“+农业”“+非遗”“+康养”“+研学”等多元业态融合的发展格局不断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三、关于围绕农商互联活跃农村经济。
(一)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正逐步完善。2017年至今,全州8县市已全部纳入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支持,此项目有一项建设任务就是要完善乡村的电商服务站点,从项目实施以来,全州累计完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959个,实际开展运营的为646个,快递物流业务在农村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进一步补齐。2019年至今,州商务局累计为星兴冷链、玉昆农业等14家农产品冷链企业争取了约1048万奖补资金。另从2020年开始,我州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建或改扩建的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给予≤40%的补贴。近3年共投入中央资金9800余万元,新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6万余立方米,切实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降低农产品的损腐率,提高农民收益。下步,我们将加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湘西州冷链物流产业提质升级发展。
(三)继续加大争资上项。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财办建〔2022〕18号)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的总体工作安排,积极做好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
最后,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并希望您对我州农业农村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签发人:丁思清
经办人:陈肖子俊
联系电话:15074338537
湘西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