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141号:关于推进教育强州的建议(州教体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大力发展基础及高中教育,是推动湘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在大力推进教育强州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学前教育发展有待提速提质;二是义务教育及高中教师队伍问题日益凸显;三是高中教育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建议:

(一)加强州市共建,破解普惠学位缺口难题,提升幼儿教育阶段师资水平。根据《湖南省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条例》,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将闲置国有资产转办公立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提升幼儿教育阶段师资水平,提高幼儿教师准入率。

(二)实行教师编制分类核定,保障教师待遇。实行教师编制分类核定。在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初中400人以上小学6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现行师生比标准配备初中400人以下小学6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按学科和工作量实际需求配备教师。幼儿园教师按标准配足配齐。提高市直学校教师待遇,确保与州直学校教师待遇一致。增加教师编制,配齐各科目专任教师,以科目开设、课程安排为依据,师生配比率为辅助保障专任教师配比稳定。增加吉首市教育职称晋升指标和岗位设置,留住优秀教师,稳定师资队伍。

(三)加大对湘西州高中教育发展政策的倾斜力度一是加大对高中教师培训投入力度通过经常性的、可操作性的培提高现有的师资水平。二是制定名师和骨干教师跨县市执教和交流的制度。用政策吸引名师、名校长到湘西地区任职,带动教育教学水平提升。选拔高校学科知名教授、州市教研员、一线精英教师组成新高考改革专业研究团队,集合招生考试中心、基教、发展中心、督导等力量组建新高考改革管理团队,实现专业方向和政策落实引领。高薪引进教育高水平地区优秀师资,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州教体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

答复

王晓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教育强州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全州结合实际,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一是努力增加公办园学位。各县市主动作为,采取“新建一批、回收一批、盘活一批”的灵活方式,仅2021年至2022年,已完成10330个学位建设任务,公办园学位占比达51.32%。二是努力办好农村公办园。各县市优先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乡村公办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州八县市每个乡镇都建有一所中心公办幼儿园,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实现了乡村幼儿在家门口入园。三是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对普惠性民办园重新认定,并依据新认定的类型等级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截至2022年6月,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27所,2022年秋季停办10所,目前共计317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86.45%,基本形成了以公办、普惠为主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四是稳妥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我州16个被确定治理任务的小区,已完成整改并开园的配套园10所,可提供82个班2460

个学位。目前已招收入园幼儿2270名,其中公办园6个,普惠性民办园4个。已整改但未开园的6所幼儿园均已竣工验收,开园后可提供44个班1320个学位,其中2所将办成公办幼儿园,4所将办成普惠性幼儿园。除须整改的小区幼儿园外,2018年以来,我州还有5所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园,增加58个班的学位,目前已招收入园幼儿2045名。

二、省委编办针对学校实际不断优化调整编制管理政策。2017年实行了城乡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并针对湘西山区实际,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照班师比配备编制。目前,实行200人以下规模学校按照班师比1:1.7的标准配备教师。由于编制政策制定、编制数量调整权限在省委编办,州级只能按照上级政策执行。当前,我州教师编制总量按生师比达到标准,但由于吉首市新增学龄人口、随迁子女入学任务较重,造成编制调整步幅滞后于吉首市实际需求。州委编办、州教体局在每次编制调整时均结合吉首市新增学位实际,予以倾斜。为解决紧缺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全州正在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通过学区内走教、支教等灵活办法帮助乡村学校开齐课程、配备各学科教师。提案提出的增加吉首市教育职称晋升指标和岗位设置的建议,因政策制约,不能在某一地域单列职称职数比例。2023年3月13日,湖南省人社厅、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职称比例进行了调整优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技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副高级、中级教师职称岗位比例有所提高。

三、感谢你高度关注全州高中教育质量。2022年,全州启动教育质量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出口是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重点。一是加大培训投入,全州组建了30个武陵人才支持计划名师工作室,其中由高中名师领衔的工作室达16个,涵盖所有高考学科。同时,国培、省培、州培、县培项目充分考虑高考改革,加大高中教师培训力度。二是拿出十足诚意揽才聚智。出台优厚政策“吸引”人才。今年2月28日,在州直部门中率先召开全州教体系统人才工作会议,释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强烈信号。采取政策倾斜、人才补贴、生活保障、配偶工作等方式引进人才。花垣县对双一流本科生一次性补贴8万、研究生10万,仅2022年引进高学历人才16人;凤凰县与7名定向免费师范生签订就业协议,实行对口帮扶培养。组织高校专场“挑选”人才。今年初,组织吉大师院、州民中等学校赴北京、长沙、成都、重庆等地高校开展专场校园招聘,与7名毕业生签订直接就业合同。简化入编手续“抢揽”人才。开辟直属师范院校、其他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国家级运动员引进“绿色通道”,近两年引进高学历紧缺人才87人,直接安置优秀退役运动员5名。三是集合教育科研专家、一线名师力量,组建高中质量提升攻坚团队。争取州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开展全州高中质检。对质检进行诊断分析,指导学校针对性补短板、提质量。2022年,全州高考质量取得了显著进步。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1.73个百分点,清华、北大录取21人。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领导:

承办人员:宋新宏

联系电话:8224122

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

2023815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