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人才要素是重要引擎。面向湘西州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个“人才”,不光是具有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能力的高端研发和技术创新人才,更要有技术转化和生产制造能力的多层次工程应用型职业人才。因此,如何适应湘西州“十四五”事业发展需求,死死牵住“职业人才”这个“牛鼻子”,重新审视考量我州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
建议:
一是塑造职业教育新氛围,出台鼓励政策,增强学校和企业共办职业教育信心。职业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湘西州的产业发展能让有一技之长的人获得体面的工作。因此建议,我州在“十四五”期间能持续提高职业教育投入,且改善职教条件、优化职教环境,出台保障“职业院校安心办学、职校教师潜心从教、在读学生专心学习和企业单位放心用人”的“四心”实质性鼓励促进政策,大力培育和塑造职业教育学校、企业、人才典范,营造我州职业教育新氛围。
二是完善职业教育新体系,围绕大湘西发展,加快构建大湘西“职教圈”。二十大之后,国家和省里明显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和力度,构建了普职融合、上下贯通的“立交桥”,将应用型本科高校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因此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制定我州职业教育新规划,对应产业布局,构建我州职业教育新体系,探索建立湘西职业教育“城域”,即政府牵头、市场导向,有效地整合州内职业教育资源,结合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辐射周边城市、城镇、农村,逐步形成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带动劳动力转移,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区域。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职教人才待遇水平。引导支持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在确定岗位薪酬中,充分考虑技能因素。各级政府要比照对有突出贡献的职教人才、专家实习政府津贴的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解决高技能人才生活待遇问题。
四是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实现人力供给向技术供给,职教中心模式向专门化学校模式转型。无论无论什么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必须要真正实现 “产教融合”,这也是职业院校避免同质化、浅层次,打造职教品牌的核心举措。因此,建议借鉴发达地区“市校共建”“县校合作”和“校企联姻”等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与我州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组建大型职教集团、成立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促进职业院校和产业行业的良性深度互动,着力构建我州产教融合的新格局。
州教体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
答复
黄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全州现有职业学校21所,其中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20所(公办12所、民办8所),教职工2271人(高职757人,中职1514人,民办中职239人),占地总面积2196亩,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3.4万人,其中高职0.6万人,中职2.8万人(含湘西职院、吉大师院五年制大专1-3年级学生),开设专业51个。目前全州认定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0名湘西工匠,118名中高级乡村工匠。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所,省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2个。2018年,由湘西职院牵头,州内外14所职业院校、40家企业和湘西经开区等共同参与的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高职院校牵头、中高职有效对接、政行校企研多元互动的共建共享格局。
一、职业教育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经费投入保障有力。中职生均财政预算内拨款1.6万元,高职生均拨款2.7万元,均超过省定标准;州本级职教教职工工资
总额7694万元,人均10.39万元,全部足额保障,及时发放到位。全州财政预算职业教育投入资金年均增长1.06%,全州财政预算职业教育投入资金年均增长保持1.06%。二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大力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2022年9月,吉首市幼儿师范学校迁入投资5.5亿元的新校区;龙山县职中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凤凰职专第二期建设项目实训大楼正在实施,投资4.5亿元泸溪县职教中心项目已经施工,永顺县职教中心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预计11月施工,古丈县职中迁建项目已完成立项,预计今年启动建设,投资1.5亿元的湘西为民学校新校区建设第一期项目今年9月投入使用,湘西新启航学校、湘西建筑学校和湘西旅游学校组建湘西楚怡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新启航职业技术学校职教基地项目,在吉首市征地90亩建设新校区,预计今年10月动工,到2025年实现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三是启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2022年组建了由39名专家组成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攻坚小组,制定实施《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聚焦2个主攻向方即:一方面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政策体系,加强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第二方面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式发展,激发管理高效能。研究制定《湘西州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效益目标管理评价方案》《湘西州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动态调整制度》《湘西职教集团统筹推进1+X试点和现代学徒制推进工作方案》《中高职贯通培养实施方案》《湘西自治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意见》,《湘西州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升方案》《湘西州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二、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对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根据产业布局,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2022年,湘西职院与保靖县职专、凤凰县职专、永顺县职教中心以“3+2”模式开展5年制大专贯通办学。今年,我州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进一步优化了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新增专业15个,重点建设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骨干特色专业。二是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主动发挥职业学校人才、专业和设备优势,面向本地劳动人群和社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五年全州共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300余期、培训17万人次。创新实施农技特岗生委培计划,采取“地方出编+高校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定向招录农技特岗生在湘西职院培养,2018以来共培养农技特岗生775名,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高素质农技人才支撑。三是着力培养优质职业能手。2021年,全州中职毕业生8737人,就业8557人,对口就业率达94.86%,其中直接就业3691人、升学4866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近10年来,全州共培养职校学生9万余人,全部走上了各行各业就业创业之路。得益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被评选为“2020 年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吉首市民族幼儿学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吉首市和泸溪县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教职中心。
三、职业教育保障不断健全
一是强化规划统筹。坚持全州“一盘棋”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州县“十三五”“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州内外14所职业院校、40家企业和湘西高新区等共同参与的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高职院校牵头、中高职有效对接、政行校企研”(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多元互动的职业教育共建共享格局。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关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民族教育振兴的若干意见》《湘西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湘西州技工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行动方案》《武陵人才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有力保障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四、产教融合构建不断深化
一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深入实施“引企入校”计划,拓展“订单式”“冠名式”人才培养渠道,着力培养“湖湘工匠”“湘西名匠”,湘西职业教育集团先后与湖南吉利、蓝思科技、湘西经开区进驻企业等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特别是对进驻湘西高新区的企业在一定层面上给予“金融+财政+信用”政策激励,各中职学校也结合开设的重点专业开展 “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深化产教、校企融合。全州校企合作企业有186家,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订单培养班级59个。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产教融合项目获国家立项,湘西经济贸易学校、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进入“1+x”试点校项目,湘西经济贸易学校获国家“现代学徒制”项目立项,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凤凰县中等职业学校、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分别获得省“现代学徒制”项目立项。二是共建共赢促进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职教集团成员校每年为地方培养培训民间工艺、乡村旅游、城乡规划、带货网红、农业技术等各类地方产业人才1万余人。特别是采取“地方出编+高校培养+基层服务”模式,创新实施农技特岗生招录培养,为乡村振兴量身定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年共招录特岗生771人。整合州内农业、水利、畜牧、农机、旅游等专家资源,举全州之力加强集团师资队伍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市场就业需求。深化校校合作,按照“2+3”模式完成中高职衔接办学和“3+2”模式开展5年制大专贯通培养。目前中高职衔接办学专业达到10个、学生5122人。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与供给,建立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成果共用、多方共赢的产学合作机制,与成员企业开展产业、专业、就业全链条合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目前,集团成员企业每年接纳成员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和入职就业近5000人。
五、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政策保障,为湘西州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提供政策、人才等保障措施。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领导:田勇
承办人员:彭艳萍
联系电话:18874314830(手机)、0743-8221473(办)
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