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湘西州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相比于城镇,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明显偏低、质量较低,这使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受重视,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偏高,在贫困的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成本低,学生易接受,可以有效的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体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2)能提高独立性;(3)能解除紧张;(4)有助干形成友谊;(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建议: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多不同内容、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充实小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特此在我州农村中小学开展培养学生“一项体育运动爱好”的建议。
州教体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
答复
陈玉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州农村中小学开展培养“一项体育运动爱好”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湖南省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湘体字〔2021〕52号)精神,促进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我局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一是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做优做强特色大课间,统一时长35-40分钟,实行跑操+X。完善室内体育,开展体育理论、体育裁判、体育视频等体育知识授课,编排室内体操、手势舞等趣味性体育项目。实行菜单式课后服务,保证课后服务的50%必须为体育,保证
100%的学生能够选体育。
二是丰富课余体育活动。幼儿园重点推广快乐体操,小学重点推广游泳、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初中重点推广田径、足球等重点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中重点推广广播体操、武术等项目,中职重点推广健美操、拳击等项目,保证每所规模以上的中小学校有1个以上特色运动项目。同时,立足少数民族实际,将苗鼓、土家摆手舞、打溜子、蚩尤拳等民族活动融进业余体育教学。保靖县毛沟中学将足球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发展,做到了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龙山县靛房九年制学校以“土家摆手舞”为特色创办了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
三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2021-2023年,连续三年举办湘西州体育教师、教练员培训班,全州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基地、体校、俱乐部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共418人参加,全面提升体育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六进校”活动,奥运冠军、金牌教练、名运动员、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培养学生体育专长。奥运冠军龙清泉走进龙山县红岩溪镇中心小学等农村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展示专项技能,讲述励志故事,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四是建立多元体育赛事体系。统筹规划州、县、校三级青少年赛事体系,实行分级办赛,分类管理。州级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各县市每年举办青少年单项体育赛事活动和综合性运动会,各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以上田径运动会或体育艺术节。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今年,我州举办了青少年武术、跆拳道、街舞、游泳、田径、足球等项目比赛,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切实帮助所有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领导:田勇
承办人员:李密
联系电话:15080886767(手机)、0743-8561816(办)
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