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近期,国内疫情防控策略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式,我州医疗机构如何更好地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感染后要不要去医院?面对新冠阳性病人激增,医疗机构如何做到快速诊断、精准治疗?怎样缓解当前发热门诊、急诊医疗挤兑情况?如果居家隔离,如何科学用药?哪些患儿是危重症的高危人群?需要医疗机构联合政府机关做出相关方针。
建议:
一、合理利用和配置医疗资源,对新冠患者进行分级管理
为了应对防控策略调整后已经带来的医疗挤兑问题,医疗机构应积极按照分级分类诊疗原则,使所有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指导,科学诊治,既要避免医疗挤兑,也要保障危重症得到及时、妥善救治。
针对无症状或无肺炎表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或仅胸片提示轻度肺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患者实行居家隔离;针对重症、危重症新冠病例;有基础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冠病例;以及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胸片无肺炎,但伴惊厥,频繁呕吐,精神胃纳差等情况,需根据基础疾病的情况及实检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决定是否住院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应多学科联合治疗。
二、建议推广使用快速新冠抗原用于新冠感染筛查
抗原检测虽没有进行信号放大,灵敏性和特异性较差,但如果检测阳性,说明病毒载量较高。且与核酸检测相比有两个优势——方便、快速。抗原检测15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而且可以在家里自测。
在当下全州疫情流行区域和爆发期间,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将抗原检测作为有必要的补充,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能够帮助我们做到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分流管理。2022年3月美国发布《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范计划》,强调检测是控制新冠传播的重要手段,并向每个家庭免费发放快速检测产品。当样本病毒载量较高时,使用的测试灵敏度仍能较好地满足WHO的要求。
抗原检测3类适用人群
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中,明确了抗原检测适用于特定人群筛查,并列举了3类适用人群: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发热等症状且 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这是抗原检测最重要的应用对象。隔离人员进行抗原自测,可以减少人员聚集,减轻核 酸检测人员压力;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在全州疫情紧张的时候,避免群众过度恐慌。这时就可通过政府准备充足抗原检测试剂进行社区发放,或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进行自测。如果症状明显,且自测抗原阳性,进行核酸检测。如果不便就诊,应居家自我隔离,进行抗原自测。以减少当前医疗资源不足情况下的挤兑,保持平衡。发病后7天内快速抗原检测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手段,用于急性期感染患者的快速诊断,如果有明确新冠暴露史,抗原阳性可以确诊。
三、政府医疗保障机构需结合临床特点做好医用物资的准备
深入贯彻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全州在应对疫情造成的短期冲击,决不能回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去,而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我州制造业水平。这次疫情暴露出在应急物资保障中一些长期存在的不足和体系性缺陷,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加强重要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做好战略储备。
现下医疗卫生部门正在接受疫情以来最严峻的考验。面对医疗卫生人员感染风险增高以及人员不足的同时,医疗行政机构、医疗保障机构还需结合临床医学,深入临床一线详细考察并评估当前感染特点,有针对性储备充足物资,如必备药品、必备防护物资以及居家抗原检测试剂等以避免再次出现目前“一药难求”的局面。同时有预见性的建立合理的医疗物资生产和保供机制,组织重点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抓好医疗卫生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药品工作,及时将药品配送到医疗机构和便民药店的流通环节。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药品价格等扰乱医药市场秩序行为。
州卫健委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
石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湘西州新冠病防护措施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州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十条”“乙类乙管”以后,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切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较好地实现了疫情防控措施平稳转段。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我州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实现应设尽设。全州发热门诊(诊室)从原来的32家迅速增加至209家。利用省级转贷一般债券政策,采购重症救治和转运设施,加强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州人民医院按照2个4%(160张)建设重症ICU病床,预计8月底完成,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保留高新区亚准定点医院500张作为方舱救治医院;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重症医学科建设,扩容重症床位。2022年省州共投资1600余万元,加强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建成1万管检测实验室4个,日检测量达18.07万管。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加强重点人群保护。对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制定特殊群体医疗服务保障方案,与养老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建立对口联系服务机制和“1+1+1+1”医疗救治对口帮扶模式,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加强财政、医保、工信等部门协作调度,保障药品、防洪物资等物资保障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原则,科学有序开展分级分类收治。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就医服务需求,确保医疗秩序正常稳定,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最后,也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签发领导:彭云
承办人员:陈秀豪
联系电话:13307431357、0743-8222306
湘西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