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在全省、全国都具有很大影响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彰显我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将乾州古城打造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示范园意义重大、正当其时。一是集中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迫切需要;二是发挥乾州古城区位和基础条件优势的迫切需要;三是着力破解我州文创产品布局分散同质化的迫切需要;四是助力打造州域旅游集散中心的迫切需要。
建议:
第一坚持统一规划布局。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在乾州古城规划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展示街区,规划设置文创产品制作、展示、销售示范街区、楼栋、院落、厅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销售市场,积极为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人、工匠、大师提供制作、展示、销售场所,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创业者和游客提供开放性的共享空间。
第二加强文创产品研发消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文化传播、非遗保护、教育培训等手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鼓舞等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融入旅游市场。通过提供不同档次、大众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第三推行沉浸体验制作。积极引导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手艺人等向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创产品制作体验,让游客参与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体验现场制作的乐趣。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建立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将游客现场体验制作的非遗文化产品及时送达游客手中,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第四积极发展研学科普。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团队,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大力发展非遗文化研学、科普产品。邀请国内外非遗文化传承人、知名文化人、艺术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担任主讲人,为游客提供非遗文化知识讲解,传播非遗文化制作、传承、保护知识,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互动。编印非遗文化科普知识书籍,录制短视频,为游客提供具有研究、收藏、阅读价值的非遗文化科普书籍、视频等文创产品。
第五推动配套业态发展。围绕文化交流、教育培训、艺术创作、休闲娱乐、产品体验等,引进一批品牌企业。进一步完善演义、VR、茶馆、咖啡馆、特色小吃、特色餐馆、民宿、“旅拍”、直播等配套业态。精选百名大学生和优质创客汇聚入驻乾州古城,通过“互联网+”和“文化+”,打造青年创业O2O平台。大力发展乾州古城夜间经济,坚持每周周末举办大型创意集市及夜市活动。进一步培育和丰富乾州古城文化旅游业态,满足不同消费者慢生活需求。
第六强化统一营销推介。大力推动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进景区,围绕土家族舍巴日、摆手节,苗族四月八、赶秋,乾州春会等,经常性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围绕非遗文化举办经常性艺术展览、文化讲座、学术报告会等交流活动。广泛招引全国各地非遗文化传承人、文化人、爱好者和企业、“景漂”、“景归”创客、网红直播齐聚入驻乾州古城,设立工作室、研发中心、制作工坊、展示窗口、销售中心、直播平台、交流平台,积极帮助他们畅通销售渠道。
第七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建议州政府及州直相关部门加大对乾州古城打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园的支持力度,在项目和资金申报上给予重点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连续安排五年。建议吉首市科学引进管理机构和运营团队,加强乾州古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的招商、运营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积极为入园企业提供孵化、融资、技术、信息、交易等公共服务。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支持力度。
州文旅广电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的
答 复
政府办高新区委员组:
您好!首先,衷心地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交的《关于将乾州古城打造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示范园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提案办理工作,我局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交办会议精神,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为提高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质量,我局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任,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业务科室具体办、办公室总协调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办理工作目标、任务、时限和程序。
二是结合实际,周密部署。我局接到提案后,4月26日,5月15日,由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及人员先后两次赴乾州古城就非遗研学教育、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展开调研,第一时间按照相关内容结合本单位职能对下半年工作重点进行科学调整、优化,加大对乾州古城项目资金倾斜,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上加大对乾州古城的支持力度。
三是强化沟通,认真履职。我局接到提案后,积极与吉首市人民政府、州财政局及吉首市文旅广电局沟通对接,在收到州财政局和吉首市人民政府会办意见后,按照办理工作目标,结合具体措施落实推进情况,认真梳理研究,形成了对该重点提案的答复。答复如下:
二、明确支持措施
乾州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丰富灿烂。将乾州古城打造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示范园,既是各位政协委员的期盼,也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一直将乾州古城作为湘西非遗的一张特色名片进行打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
一是在品牌打造上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始终将乾州古城作为非遗的一张特色名片、将乾州古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作为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基地来打造开发。自2011年5月乾州古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揭牌开园以来,在我局以及各方努力争取下,乾州古城先后获得“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省级非遗街区示范点、省级特色文化示范园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一系列荣誉,乾州古城已成为湘西非遗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全国知名的文旅名片。
二是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我局近三年为乾州古城安排或争取的项目资金中,仅非遗一项就达300多万元,支持举办乾州春会、五一国庆花灯巡游、苗歌大赛等一系列非遗传承展示展演活动,组织接龙舞、调年舞等各类非遗项目传习培训,开展苗族四月八(溶江飞歌)、非遗晚会《在灿烂的阳光下》、苗族绝技展演、鼓文化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此外,我们积极落实非遗传承人补贴政策,对进驻乾州古城的非遗传承人按国家级、省级、州级分别给予每年5.8万、3.4万和2万元传习补助资金,使其在乾州古城安心开展经营和传承工作。目前,乾州古城引入湘西州民间工艺大师23人,州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3人,展示土家织锦技艺、苗族鼓舞、苗画、踏虎凿花、银饰锻制技艺等非遗项目33个,入驻的400余家商户中,65%以上为文化特色类商户。
三是在研学培训上给予大力支持。收悉提案后,我局于2023年4月联合州教科院就乾州古城非遗研学课程展开了专题调研,积极推动乾州古城与教育部门在研学课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非遗文化研学课程深化建设,开发更多特色鲜明、内容优质,让游客满意、让市场满意、让社会满意的非遗研学产品。目前吉首市已与吉首大学、湘西职院等高校科研机构达成长期协作关系,并聘请高校学者担任非遗专家,为非遗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对濒危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探寻科学传承保护方法,提升项目存续活力。同时,大力支持古城湘西坊能工巧匠园平台举行土家织锦、水冲石砚、苗绣、棕编、竹编等项目的常态化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包括民间手工艺人、学生、文艺爱好者等达数万人次,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多次去英国、法国等地进行技艺交流。
四是在营销推介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加强乾州古城非遗产业市场营销,我局在“神秘湘西”四季推广活动及面向北上广深重点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都将乾州古城非遗及相关内容产品纳入其中,并积极组织唐艺、袁树雄等歌手、网红走进乾州古城直播,对乾州古城文旅进行传播推广,畅通销售渠道,提升文旅流量。2023年8月,以乾州古城为核心景点的“魅力湘西沉浸式非遗体验游”线路推荐申报全国优秀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三、下步工作计划
正如提案所说,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湘西非遗工作底蕴很好、来势更好,将乾州古城打造成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产业示范园意义重大、正当其时。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提案中的宝贵建议,用以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与吉首市、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一道,努力将乾州古城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非遗金字招牌。
一是加大创品夺牌力度,解决牌子问题。因文旅部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示范园”这一特定项目,与乾州古城最匹配的项目是“国家级非遗街区示范点”。2022年,乾州古城已经成功创建为省级非遗街区示范点,国家级非遗街区示范点的申报时间窗口尚不确定。我们将积极保持与文旅部、省文旅厅的汇报衔接,力求在下一轮的创建中,将乾州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非遗街区示范点。
二是进一步加大增资上项力度,解决路子问题。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是加快乾州古城建设发展、调动非遗商铺和非遗传承人从业积极性的关键之路。我们将一方面加大对非遗街区建设相关经费的申报力度,尽力帮助乾州古城按照既定规划加快完善功能和业态;另一方面将加强对街区非遗企业、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等阵地建设,努力为其减少运营维护成本,尽力帮助其稳步成长壮大;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推动实施“非遗进景区”,鼓励引导非遗传承人进驻古城开展传承工作和展演活动,鼓励支持优秀的非遗人才队伍之间开展交流互演、交流互鉴,汇聚非遗文化资源,助推非遗项目活态传承,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大培育引导力度,解决脑子问题。目前,乾州古城非遗类旅游商品存在着总体占比偏少、品味普遍不高、市场竞争力整体偏弱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从业者的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市场创新转化能力不强。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乾州古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平台的培训和交流功能,继续加大对古城内非遗从业者的培训,组织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现代审美水准的专家老师和文创企业走进古城开展授课和交流,推动湘西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非遗资源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转化为更适应时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更好融入旅游市场。同时,引导非遗从业者顺应时代潮流,依托古城美景和非遗技艺,开直播,开网店,运用“线上+线下”的新模式,积极开辟“互联网+非遗”新蓝海。
四是持续做大文旅市场,解决根子问题。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保护的出路。不断做大文旅市场,才是系统解决非遗保护传承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一方面将积极发挥吉首市和乾州古城景区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景区各项建设,进一步完善演绎、VR、茶馆、咖啡馆、特色小吃、特色餐馆、民宿、旅拍、直播等配套业态。另一方面将继续大力推动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进景区,支持吉首市开展乾州春会、苗族绝技展演、鼓文化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并结合湘西文旅各类营销推介,打响乾州古城湘西非遗品牌,营造良好氛围,早日将乾州古城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国家级示范园区。
再次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签 发 人:向汝莲
经 办 人:粟吟君
联系电话:13974335427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