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全面实施的乡村振兴行动中,民营企业自然不能缺席。如何更好的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契机,指导和引导各各民营企业利用各自行业优势,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最终实现企业壮大、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多赢格局。“万企兴万村”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观认识不足;二是企业体量不大;三是联动协同不够;四是支持力度不大;五是融资门槛偏高;六是基础设施落后。
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家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发挥自身优势,自觉将企业发展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努力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2、加强协同联动。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企业的能动作用、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调动企业发展动力,压实部门职能责任,加强相关各方协同联动。
3、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引导撬动作用,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对参与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进行支持和奖励。
4、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在农村实施产业项目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支持。
5、降低融资门槛。金融部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简化审批程序,落实利息优惠,创新出更加接地气的金融产品,更好地助力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行动。
6、做好引导工作。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从五个途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一是引导企业合力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发挥产业帮扶“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广泛开展村企合作,打造好文旅、农业等各类产业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品牌化、数字化、全链条化、集群化,加快形成农业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助力培养乡村人才队伍。建立村企人才互聘、互学、互培机制,坚持发展实业与培育人才并举,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激发就业创业热情,让乡村百姓无业者就业,有业者创业,为促进人才振兴贡献力量。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助力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乡村环境治理,努力建设美丽家园,为促进生态振兴贡献力量。四是引导民营企业助力繁荣乡村文化事业。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乡村打造成祥和安宁的文明家园,为促进文化振兴贡献力量。五是引导民营企业全面支持乡村社会治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力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建设治理有序的和谐家园,为促进组织振兴贡献企业力量。
州委统战部
关于州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67号提案的答复
李曼蓉委员:
你在州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民营企业作用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州乡村振兴局协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建立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机制。根据《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推进机制》,结合我州实际,印发了《湘西州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推进机制》,乡村建设工作在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州委农办统筹协调、州乡村振兴局具体牵头,齐抓共促、各负其责。
二是建立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根据乡村建设 12项专项建设任务(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农村基附:《湘西州政协提案办复情况意见反馈表》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州乡村振兴局调度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明确具体任务,形成了湘西州2023年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清单明确了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等。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在州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万企兴万村专项行动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正常推进。
四是衔接资金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乡村建设相关项目共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3453个,预算总投资18亿元,其中1534 个项目已纳入年度实施计划,总投资10 亿元。
通过以上措施,以统战系统协调推动为前提,在衔接资金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最终实现企业壮大、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多赢格局。
签发人:李延堃
承办人:田海燕
联系电话:13739032601 0743-8223643(办)
中共湘西自治州委统战部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