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11号:关于加快园区提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州发改委)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州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五好”园区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园区空间布局“三生融合”、形态结构“三态协调”、开发方式“三化联动”、提质路径“三创并进”,园区环境不断优化,园区产业不断发展,园区已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核心构架。但我州推进园区提质发展实体经济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意识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不够,仍然还时常困扰着企业。二是聚焦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仍需加力,选商促商不够,孵化的企业多,做大的企业少,特别是高税赋企业少。三是政企互动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和企业家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不够强。

建议:

一、要着重于“优”字抓园区,让服务环境更优质。现在,政府园区在招商引资上可以动用的政策招数都差不多,拼得就是服务、拼得就是环境。为此,建议开展“三个清一清”:一是清一清还有哪些承诺的政策没有兑现。进一步兑现招商承诺,加大诚信招商、以商招商的力度,特别是在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时,不能让政策悬空,难以落地,企业不仅要看得到,而且更要享受得到。二是清一清服务链条上还有哪些差距。进一步把“保姆式”服务做到企业“无后顾之忧”,落实好园区“保姆式”服务的专兼职人员,千万对企业的需求莫忽悠、莫折腾、莫无理拒绝。三是清一清“一企一策”帮扶上还有哪些管用的支持没有到位。进一步推动落实更具有操作性的帮扶措施,推动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无缝对接,特别要清一清后疫情防控过后,复工复产企业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要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支持其尽快足工达产,通过我们更优服务,让企业有家的感觉,感到温馨、感到温暖、感到踏实,从而更好地激发所有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二、要着力于“精”字抓园区,让承载优势特色产业更聚焦。我州“四个千亿产业”计划明确了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链建设,产业布局确定了,园区承载就应该跟上。为此,建议突出“五个一批”:一是培植做大做强一批烟、酒、矿等高赋税企业;二是用力做优做好一批茶叶、油茶、烟叶、猕猴桃等食品加工、食品发酵农业龙头科技企业;三是培育壮大一批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文旅产业企业;四是精心扶持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成长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五是引进转型升级一批冷链物流等服务企业,树立鲜明的“湘西经济印象”。同时,建议在湘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推行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系统,转型升级,打造“湘西碳中和园区”试点,建设“现代化湘西绿色产业城”。

三、要着眼于“亲”字抓园区,让发展实体经济氛围更浓厚。加大政企互动力度,坚持“亲商、重商、爱商、富商、安商、敬商”理念,特别是要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善待企业家,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为此,建议持续“三个加力”:一是在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上持续加力,进一步增强支持企业发展就是更好地培植财源的意识,既要有“放水养鱼”的好政策好措施,更要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加大引导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二是在帮助企业家整体素质提升上持续加力,对我州一批优秀企业家要分级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短训、进修学习等实打实的福利性的“充电”,不断提升企业家人才综合素质和市场驾驭能力,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提质提速上的“核心资源”作用。三是在评选表彰奖励上持续加力,开展“全州十佳企业”“全州十佳企业家”“全州优秀纳税大户”和“全州优秀高科技企业”等评选,大张旗鼓地对企业和企业家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以奖代补,支持企业产业发展,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企业、尊重企业家、重视财源培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州发改委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答复

滕召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园区提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州财政局、州税务局、州人社局、州商务局、州工信局、州文旅广电局、州农业农村局、湘西高新区管委会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重于“优”字抓园区,让服务环境更优质

一是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成立全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县市区和州直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项目落地工作,对合同项目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名联络员、一抓到底的“五个一”促进机制,协调解决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积极兑现省州产业招商支持政策,特别是对引进总部经济、“三类500强”企业来州投资、抱团转移等,按“一事一议”给予支持,2020年招商引资获省奖补资金156万元,2021年505万元,2022年158万元,2022年,全州园区利用内资132.1亿元,较2020年年均增长32.8%,占全州利用内资的63%。二是认真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各产业园区均成立营商环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政务大厅窗口,出台产业园区“帮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方式,建立园区专业化“帮代办”队伍,加强与各级“帮代办”队伍协同联动,稳步推进“帮代办”服务。上半年,全州共办理“简易注销”办件1256件,办理“1+N”套餐集成办件1799件,全程电子化达到92.62%,“非接触式”办税率达到91.43%。三是用心用情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全州认真贯彻落实国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出台“稳经济50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0条”等政策,编制印发《湘西州优惠政策汇编》,2022年,全州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1.66亿元,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38.95亿元,有力缓解和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今年来,印发了《支持湘西自治州有关政策资料汇编》(州政办发〔2023〕10号),尽力为企业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二、关于着力于“精”字抓园区,让承载优势特色产业更聚焦

我州坚持把园区作为“四个千亿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强化以园兴产、以产立园、以企促产,为打造“三区两地”提供强力支撑。一是州里有明确。在《关于制定湘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明确实施文化旅游、新型工业、特色农业、商贸物流“四个千亿”计划。2023年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实体经济突破年”活动,再次强调要加快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数字经济五大重点产业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2021年以来,我州成立10条优势产业链推进领导小组,建立链长制,其中州委书记任白酒产业链链长,明确将白酒产业放在10条产业链之首来打造,全力打造“中国馥郁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二是部门有作为。工信部门负责牵头抓总10条优势产业链统筹协调工作,工信、农业农村、文旅、发改、商务等部门分别牵头负责烟酒、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新能源、商贸物流等产业链培育壮大,积极研究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建成标准厂房300余万平方米。2022年,酒业产业链规上企业产值增长31.6%,对规模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60%。今年上半年,文旅产业增长34.1%、绿色食品增长13%。三是县市区有行动。各县市区参照州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链长制,重点推进了酒鬼酒新建项目、古丈钒储能产业园、吉首市经开区FPC产业集群、凤凰电子烟生产等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10条优势产业链18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4.51亿元,新增“四上”企业9家。湘西高新区培育以丰达合金为龙头的锰基合金新材料加工产业链,打造了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三、关于着眼于“亲”字抓园区,让发展实体经济氛围更浓厚

一是切实加强资金支持。在州本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22年州本级预算安排产业链建设及“五好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项2500万元,已奖补企业825万元。全州40家企业兑现省级研发奖补1074万元,州级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644.7万元,增长64%;219家企业享受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优惠4.29亿元,增长75.6%。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完善“信易贷”平台功能,截至6月末,全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1.66亿元,比年初增加54.22亿元,同比增长19.55%。二是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2022年,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西分市场培训人才580人次,开展指导服务活动30场,不断提升企业人才综合素质。今年7月,召开了企业节能增效暨用电政策宣传培训会,围绕企业用能需求、负荷管理、省内电价政策、科学合理用电、企业节能增效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加强直接面向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发布和解读引导,进一步助力企业厘清政策思路、降成本,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关于评选表彰奖励。《湖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湘办发〔2020〕10号)文件对评比达标表彰的适用范围、审批权限及申报(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其他各级各部门不得擅自审批。项目由市州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审核并按照归口报市州党委或者政府同意后统一申报)、表彰项目数量(市州党委和政府项目每年不超过2个,县市区党委和政府项目每年不超过1个)、表彰项目实施(表彰项目经省委、省政府审定批复后方可实施)均作出明确规定,我们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好湘办发〔2020〕10号文件精神。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会同州直相关部门及县市区加强对国省政策研究,加强惠民利企等各类项金的申报支持。进一步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依法依规给予企业支持,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

签发领导:赵海峰

承办人员:吴如新

联系电话:19907438288

州发改委

2023年8月8日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