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近两年来,由于管理有所松懈,“无事酒”风又日益抬头,“吃酒”送礼成为群众的巨大负担,同时也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敛财手段,危害极大。“无事酒”不仅败坏民风民俗,而且影响社会和谐。
建议:
一、建章立制,明确主体责任。引导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一律不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党政负责人为本辖区治理城乡村(社区)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整治“无事酒”行为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负责、驻村干部包村负责、村(居)组干部包组负责制度,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嫁娶事宜。
二、完善村规民约。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自治相结合,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用群众的办法监督管理群众,树立起“倡导节约”好风尚。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县市把治理城乡居民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整治“无事酒”行为作为乡村振兴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督导,持之以恒,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标语、文化墙、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治理城乡居民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整“无事酒”的相关规定,做到家喻户晓。
五、加大打击力度。对违规操办“无事酒”的行为及时查处,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和人员及时予以曝光,以儆效尤。
龙政函复字〔2023〕第27号A类
关于湘西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28号
提案的答复
余国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治“无事酒”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精心组织,建章立制
一是明确职责,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2023年1月18日,组织召开2023年春节期间违规人情宴请整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县纪委监委、市监、民政、公安、文明办等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工作方案》《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相关规定》《关于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和奖惩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移风易俗工作加强指导。三是组织万名干部签订《人情宴请事宜承诺书》,通过带头示范,带动广大群众打破旧俗、告别陋习,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乡镇(街道)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开
展“日巡查、周统计、月通报”工作机制。四是将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整治违规人情宴请情况纳入年底清廉建设考核内容。
二、广泛宣传,强化自治
一是广泛宣传。县文明办、县民政局组织志愿者,在各乡镇(街道)赶集日,深入各村(社区)就深化移风易俗开展“无事酒”等大操大办整治开展宣传,听取民众意见建议,就民众关切的事项现场答疑解惑。二是倡导村民自治。全县399个村(社区)均依法选举产生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议事会、村(社区)红白理事会、村(社区)道德评议会、村(社区)禁毒禁赌会等五会组织。推选群众中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等担任理事会成员,建成了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的机制。指导各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村群众认可、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如“杜绝违规人情宴请,严禁办寿酒、学酒、满月酒、乔迁新居酒”,针对红白喜事的办事待客范围、就餐桌数、饭菜标准等作出指导性规范。三是及时进行上门“服务”。提醒村民从简操办红白喜事,切实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三、强化措施,主动出击
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协同合作、共管共治,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人员主动劝导“无事酒”成常态,效果好。当前,丧事简办,喜事新办,无事酒不办,在全县渐成风尚。向社会公众公开监督电话,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清正风气。县纪委监委严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无事酒”。县市场监管局实行“绿黄红”三次提醒制度,督促餐饮行业不承接违规宴。2023年春节期间共巡查200余批次,查处党员干部违规操办人情宴请2起,规劝制止群众违规办宴行为106起。县民政局加强殡葬业务指导,联合相关部门执法20余次。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持续加强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正面典型、反面教材的宣传,强化思想道德引导。加强党政企事业单位人员不参加无事酒的教育,积极宣传倡导不大操大办。
(二)制定规定规范行为。持续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行为约束,遵照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办法,从举办和参加无事酒两个方面进行约束。加强对社会人员举办酒宴行为的约束,修订完善以禁止操办婚丧嫁娶以外的“无事酒”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明确整酒范围、条件和程序。用好用活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职能作用,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三)加强监督保持高压。建立完善信访举报渠道,公开纪委、乡镇等部门监督举报电话,加强对各类信息、网络平台涉及“无事酒”的舆情监控,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处理。
签发领导:周胜益
承办人员:朱旭东
联系电话:19873862566(手机)、0743-6222514(办)
龙山县人民政府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