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

州政协第一调研组关于助推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9-05-12

(2019年5月)

按照省政协三级联动履职工作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州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更好地助推湘西经济社会发展,州政协主席刘昌刚、副主席龙春生率领州政协第一调研小组,围绕州政协常委会2019年重点调研协商监督课题“助推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于4月22日至24日赴泸溪县、吉首市、湘西经开区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了解了相关情况,形成了一些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我州获批国家层面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泸溪县、吉首市、湘西经开区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抢抓机遇,着力打造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作了一些有效工作。

(一)明确承接思路。泸溪县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泸溪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承接金属复合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三大产业链,规划到2025年,建成一批跨区域、贯穿产业链的产业联盟,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新增入园企业50家,高新区实现产值两百亿元。吉首市提出把吉首市建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的总目标,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作为承接工作重点,加快打造以承接住宅产业化配套为主的东方红产业园,以承接轻工纺织产业为主的创新创业园,以承接烟叶加工配套、现代建筑智能制造产业为主的马鞍产业园,以承接垃圾焚烧发电等新能源、碳酸钙精深加工等新材料产业为主的河溪新材料产业园,以及生物医药、信息科技、商贸物流、教育卫生和总部经济、众创空间等产业为主的高铁新城三大产业组团。湘西经开区提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目标,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为承接的重点产业方向,着力打造全州经济发展领先区、城镇建设标志区、现代产业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区、平安和谐示范区。 

(二)搭建承接平台。泸溪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完善基础实施建设。完成了“两横九纵”互通道路、公共渣库、千吨级航运码头、220千伏变电站、标准厂房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平台。吉首市大力推进 “百亿园区”建设,已建成13公里高铁新城“三横一纵”路网,正加快推进绿化、亮化、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2.8万平方米,在建10万平方米。湘西经开区累计投资300亿元,完善水、电、路、管网等城市基础及配套。建成“三纵三横”城市循环路网,完成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建成3000套员工宿舍。西区生态产业园平整有效用地4000余亩,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大大增强。

(三)加大招商引资。泸溪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绿色产业,先后承接了众鑫新材3000吨氮化钒铁项目、银阁公司年产30000吨铝型材项目、深圳市华美兴泰科技公司年产2000万只锂离子电池项目、台湾大学科研所与金马公司合作兴建的年产8000吨高体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目前共集聚工业企业56家,其中规模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形成金属新材料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铝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吉首市狠抓产业招商,2018年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2亿元,同比增长28.42%,成功创建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县市区。今年一季度,继续加强42个已落地招商项目建设与服务,完成到位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20.3%。今年4月份“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332.4亿元。湘西经开区大力推行全员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为突破口,成功签约吉凤森林城市、厚膜技术与智能小家电生产等6个项目,项目总投资达69.2亿元。2019年以来,共引进项目12个,其中工业项目4个,实现合同引资75亿元,预计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8.8亿元,同比增长20.8%。

(四)优化营商环境。泸溪县围绕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产业定位,研究出台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财税、金融、土地、营商环境优惠政策。制定“一企一策、一项一策”服务模式,推动部门职能向园区平移,实行全程代办服务、一个窗口服务;建立涉企矛盾协调化解机制、涉企检查报批制度,定期开展环境专项整治,优化园区环境。吉首市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公布525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清单;成立优化服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优化环境•同舟共吉”政务服务微信群,为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处置反馈渠道;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图,优化招商项目落地流程;全力营造低税费成本、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的“四低”招商环境。湘西经开区出台了《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大政策措施》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全程代办、一次性告知,大幅压缩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134项行政审批事项中,43项即时办结,占比32%;3日以内办结的74项,占比55%。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三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从总体看,制约我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统筹力度不够。虽然州级层面有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但在全州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细化规划和刚性规划方面还有差距,我州各县市因发展渊源、基础条件具有相似性,在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中,不可避免具有同质化倾向,形成了规划发展业态雷同、资源浪费和同质化低价竞争等问题,不利于我州统筹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系列工作。

二是园区承接能力不足。我州园区面积共52.69平方公里,其中,湘西州经开区、吉首经开区、永顺经开区等已无可有空间,需要进行大面积的调区扩区,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我州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园区本身无实质性资产,经营开发需要地方政府资产、资金注入,加之地方债务风险防范、PPP项目规范不严等,基本没有自我造血功能,难以承担产业转移工作。

三是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引进承接的产业项目面临发展资金瓶颈,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我州一季度工业贷款余额58.0亿元,增长14.2%。但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贷款余额仅25.6亿元,还下降了1.9%;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为3.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州内以电子信息为主的轻资产企业均处于培育成长期,由于缺乏可抵押资产,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很多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严重制约其发展壮大。如泰和美公司因土地抵押品缺乏,流动资金融资十分困难,开工产能只达到35%,已接受的1亿元订单因资金流转瓶颈出现交付困难,严重限制其发展。

四是生产要素保障不力。主要表现在企业用电、融资、用地、人才、交通、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部分企业反映我州生产性企业用电成本总体比周边铜仁、恩施等地区高1至2毛左右;同时,我州相关部门对企业用电缴存方式也较为苛刻,企业发展流动资金受到制约。贷款方面,我州生产性企业较难获得贷款门槛较高的农行、工行等低息贷款,实际使用资金年利率在10%左右的商业贷款。用地方面,受国家土地供应指标控制影响,我州工业招商用地十分紧张,所调研的湘西经开区、泸溪县建设用地已基本利用完,下一步推进公共标准厂房建设及龙头企业招商均无地可供,随着我州工业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前期对接的一批粤港澳大湾区招商项目的落地,我州工商业用地缺口问题将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技术人才留住难、企业熟练工人用工难问题逐渐显现,进一步推高了要素成本。物流方面,缺乏大型物流园区,物流综合网络建设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五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一些县市和部门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放管服改革力度还不够大,政策执行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制度机制不健全,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我州制定了首问责任制、打破最后一公里、一次性办结等政策制度,但政策落地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政策还停留在文件层面,制度执行缺乏刚性约束。不作为懒政懈怠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亲商营商环境的土壤没有形成。

三、推进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州、县市区要尽快成立高规格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常规化的执行团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快形成推进合力。州县要组建专门团队,深入研究国家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最大限度释放政策含金量。根据国家总体方案,按照对标对表的原则,尽快编制完成《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明确从现在到2020年起步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特别是在选准产业承接点和工作着力点上,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县市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创新合作方式,注重区域内科学布局、差异化承接、错位发展,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州内良性竞争。

第二,建好平台,提升能力。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积极支持湘西经开区、吉首经开区、泸溪高新区联合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污水管网、交通、通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启动研发、设计、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平台支撑。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支持,请求省里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项资金,加大对我州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支持力度。抢抓省发改委全面启动调区扩区第二阶段申报工作的契机,快速高效全面完成高新区调区扩区申报工作。加快高新区“135”工程升级版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力基础支撑与保障。

第三,精准招商,对接产业。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突出承接产业转移主题,聚合招商引资力量,注重招大引强、补链强链、集群集聚,做到优中选优,瞄准国内外先进企业和先进技术,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瞄准500强企业,围绕10大重点产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找准我州比较优势和重点招商地区产业转移的结合点,因地制宜承接发展文化旅游业、绿色矿业、大健康产业、商贸物流业、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新的动能。同时,要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异地经济招商等,建好招商平台,落实招商责任,保障招商力量,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构建招商引资工作正向激励机制,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第四,强化保障,创优环境。切实抓好国家、省系列降本减负政策以及州人民政府出台的支持产业发展50条、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把湘西州打造武陵山片区“政策洼地、投资宝地、服务高地”。抓紧出合我州支持示范区建设的优惠政策措施,突出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用地、用电、用工、物流等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全面降低企业营商成本,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金融方面,加快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基金,尽快组建运营州担保公司,加大对新兴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土地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灵活的用地指标政策,进一步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用地需求。电力方面,针对矿产品加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协调电力公司落实优惠电价,努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用工方面,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力度,对于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给予相应补贴。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成就企业家、善待投资者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