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统战扶贫人物志】芳华留不住,唯有报家国 ——记龙山县青年党外干部、茅坪乡副乡长田茜扶贫事迹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0-08-06

扶贫路上最美的人  

在脱贫攻坚一线上,龙山县统一战线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为老百姓脱贫致富付出心血、贡献智慧,他们被老百姓称为扶贫路上最美的人。龙山县委统战部特设置【统战扶贫人物志】专栏,带领大家品味初心味道,读懂使命真谛,凝聚统战力量。  

芳华留不住 唯有报家国  

6月12日,笔者来到龙山县茅坪乡人民政府,还没走进政务大厅,便听到阵阵欢笑声。听声寻人,让笔者出乎意料的是,声音的主人正是自己要采访了解的主人公——龙山县青年党外干部、茅坪乡副乡长田茜。  

眼前的田茜个子不高,但嗓门却很大,谈吐间更是给人一种“小个子、大能量”的感觉。在场的乡政府干部都夸田茜心态阳光、做事干练。田茜爽朗笑道:“这都是4年基层扶贫工作历练出来的。”  

2016年,根据组织安排,田茜从龙山县城来到条件艰苦的茅坪乡工作。外表柔弱但内心坚韧的她化压力为动力,很快克服了生活困难,迅速适应了农村工作,满怀激情投入到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笔者从多位采访对象动情的述说和真诚的称赞中,对眼前这位青年党外干部有了多重认识:她是领导同事连连称赞的女汉子,也是庆口坳村群众眼里戴草帽下田地的小姑娘,更是结对帮扶贫困户信任肯定的好亲戚。  

挑大梁的女汉子!!  

“由你来分管对口帮扶工作,你觉得怎样?”2018年初,茅坪乡党委书记王从强找田茜谈话,表明将会让她来分管浏阳市对口帮扶工作。当时,田茜顿感压力。因为这份工作牵扯到全乡的扶贫成效,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她实在是担心自己难以胜任。  

但是,田茜却用坚定地语气说道:“好,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一直以来,田茜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她觉得自己作为党外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责任和压力,更加不能选择退缩。  

作为浏阳市对口帮扶点,茅坪乡每年获得1000万帮扶资金。那么,怎样最大力度用好来之不易的对口帮扶资金,怎样让帮扶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助力全乡人民如期脱贫?这些都是开始分管对口帮扶的田茜苦苦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都是制约茅坪乡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经过认真调研,田茜决定把对口帮扶资金用在破解基础设施瓶颈这个“刀刃”上。这一想法得到领导认可后,田茜马上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确定项目内容,跑项目前期、抓项目质量、审项目资金……田茜带领大家栉风沐雨、乐此不疲,通过努力学习、认真实践和不断总结,从对建设一无所知变成现在的行家里手,大到100多万水沙坪下水管道的铺设,小到几万块钱水沟的项目铺排,无一没有她娇小身体的穿梭背影。2017年以来,茅坪乡借助浏阳对口帮扶力量,争取20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用于道路、饮水、产业园等基础设施,极大的改善了茅坪乡的学校、卫生院、村级文化广场等民生保障设施。  

“从煤渣跑道变成塑胶跑道,从坑洼的球场到塑胶的球场,仅仅3个月时间,学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茅坪乡九年制学校校长尚道绩面对浏阳对口帮扶改造的全新校园环境时,欣慰而自豪地介绍道。  

谈起田茜,王从强书记不禁连连称赞:“田茜这个小姑娘,外柔内强,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是个挑大梁有作为的女汉子!”  

戴草帽的小姑娘!!  

产业是带动农户致富增收的“摇钱树”,没有产业的强劲支撑,就没有农户的稳定脱贫。作为茅坪乡庆口坳村的联村干部,田茜深刻意识到,要让老百姓顺利脱贫,还是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庆口坳村作为一个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小村寨,坡地多平地少,一直以来缺少合适的脱贫产业,全村185户村民有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准确掌握该村产业发展“病灶”,找准脱贫路子,田茜跟村支两委积极探讨,通过开党员会、群众会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百姓意见和想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田茜还多次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为了尽快与群众打成一片,田茜每次入村下田都像当地百姓那样戴个草帽,渐渐地庆口坳村群众都熟悉了这个戴草帽的“小姑娘”。  

通过实地调研,田茜发现庆口坳村的气候及土壤适合种植黄金茶。去年,结合县里的茶叶发展帮扶政策,田茜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动员村民种植茶叶。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村利用斜坡荒地成功制定了500亩黄金茶的产业规划目标,目前已完成240亩茶叶种植,茶叶产业来势向好。  

田茜还耐心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解宣传“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以土地入股、和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但能够通过入股分红,还能靠在茶叶基地务工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增加将近3000元。  

6月12日这天,长势良好的茶叶基地里,刚拿到务工收入的村民们各个脸上都笑开了花。问起对副乡长田茜的评价,大家都说:“噢,就是那个戴草帽的小姑娘嘛,经常来村里走访,一点都没有领导干部的架子,能吃苦,下田地都不怕的。”  

对于大家称呼自己是“戴草帽的小姑娘”,田茜脸上也笑开了花。  

做实事的好亲戚!!  

茅坪乡老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石昌银家境贫困,父女两人相依为命。但女儿田文君面对生活的贫苦,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湖南科技大学。当大家都觉得这个饱含风霜的家庭就要重见光面时,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石昌银突患脑溢血瘫痪在床。  

田茜是石昌银的结对帮扶干部,石昌银家的困难也就成了田茜时刻惦记的心结。为了帮助这个家庭重拾对生活的希望,田茜一边鼓励田文君继续努力读书,一边结合当前扶贫政策,按照申请正常程序,将其家庭纳入村里兜底,享受兜底政策,并积极与医院及相关部门衔接,上门服务办好残疾证,让石昌银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田茜还积极与龙山县政协衔接,为田文君争取到大学期间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并为他们送去粮油等生活物资,解决了这对父女的后顾之忧。  

“最近家里缺什么你就直接跟我讲,你腿脚不方便,我下村来的时候给你们带过来。”准备下村的田茜经常这样打电话询问石昌银。一次次真情的鼓励和帮助让石昌银慢慢走出病魔阴霾,病情也有所好转,渐渐地,从一点都动弹不得到双脚能下地再到杵着拐棍走几步,从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到重拾爱好练习书法,重燃了对生活的信心。  

笔者和田茜来到石昌银家,正好遇到石昌银在练书法。石昌银对笔者说:“感谢小田乡长,她是我们家好亲戚。”虽是简短两句话,但却饱含了对田茜的信任和肯定。  

笔者曾问田茜,到农村搞扶贫,累不累、苦不苦。田茜笑了笑,说再苦再累也值得。笔者追问为什么。田茜望着远处群众劳作的身影,深情说道:“芳华留不住,唯有报家国。”笔者从田茜的眼里看到了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这就是田茜,一名在基层扶贫岗位上用奋斗践行家国情怀、用青春书写无悔人生的党外干部。在龙山这块美得让人心醉也曾穷得让人心疼的大地上,还有很多像田茜这样的党外干部,守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用实际行动为龙山县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统战力量。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