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绍文委员代表湘西州政协发改农口交通人资环委员组发言时说: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出现以来,我州生猪行业受到严重影响,生猪产能断崖式下跌,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养殖主体发生明显变化,与之相关的饲料、兽药、食品等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建议:一、明确产业定位,做好长期规划。进一步进行专业科学评估,尽快编制我州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规划时应兼顾考虑特色发展,努力打造“湘西黑猪”“浦市铁骨猪”和“湘西腊肉”等品牌,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规模养殖为主,分散养殖为辅。应重点支持引进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使之成为发展生猪产业的主力军。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合理引导家庭养殖。
三、建立利益联结,助力乡村振兴。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产“环境承载上限制”。推广保靖、泸溪县经验,探索精准脱贫资金兴办母猪、育肥猪场并纳入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各大型养殖企业通过雇佣、租赁、代养等方式直接与老百姓建立利益联接。通过州屠宰加工行业协会协调建立内销联动机制,增强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抗市场风险能力。
四、推行生猪保险,降低养殖风险。一方面,州政府应建立生猪扶贫保险基金,将散养户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全部纳入投保范围,同时借鉴外地经验对出栏肥猪实行奖励;另一方面,对养殖大户及以上规模养殖企业实行“应保尽保”。
五、加大防疫监管,确保生猪安全。稳步推进春秋动物防疫工作,强化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和屠宰的监管,充实基层防疫力量。
六、强化污染防治,推进资源有效利用。加大对养殖场执法监管力度,不达标禁止生产经营;规模养殖场必须建立粪污登记备案制度,环保部门对粪污产出情况进行跟踪;探索不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引导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种养结合,加大粪污有机肥施用相关技术研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