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10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州农业农村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一是环保陋习较为普遍二是农村建房不太规范三是人畜排污管理不当。

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社会、村级组织和村民共同参与,坚持综合、多元、依法治理的原则,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

(一)严格村规民约,强化自我管理。一是坚持制度管人管事。由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环境整治管理办法、畜禽管理办法等,引导全村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按照“门前三包”制清扫卫生、根据审批程序规范建房、按照圈养模式管理家禽牲畜。二是坚决落实村庄规划。通过荒地建菜园果园、消旱厕、清垃圾、净污水、村庄美化、主干道硬化、局部绿化亮化等措施,优化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利用手机微信、广播电视、“村村响”、宣传标语、横幅等形式,让村民从思想上重视环保,自觉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来。

(二)鼓励投工投劳,激发参与热情。探索“政府购买原材料、群众参与建设、理事会负责监管”的乡村建设模式,把能让村民参与完成的都交给村民,既加快了村庄绿化、农村道路、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等工程进度,也提升了村民满意度。同时,通过家家户户齐动手,主动参与巷道硬化、污水沟建设、村庄绿化等工作中,让收拾房屋、打扫卫生、清理巷道、圈养家禽成为每一位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提倡就地取材,融合乡土特色。大力提倡就地取材,节省建设成本,将本村本土的花草、树木、竹林、石头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美化房前屋后,通过规划游园小品、打造菜园果园、改造围栏巷道、建设美丽庭院屋场等一系列村庄建设和维修措施,让一砖一瓦成景,一草一木有韵,营造浓浓的乡村味道。鼓励村民把旧房中拆下的青砖用于铺设村庄巷道、装饰美丽庭院,把堆积的旧梁、老木、废品等物品收集回收,既清理了村民们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提升了村庄环境,又将废弃的破瓦旧砖、破坛旧罐等嵌入村墙村景和农户庭院,凸显了乡村特色,真正让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整合倾向于农村的土地增减挂钩、厕所革命、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明确拆除复垦补偿标准,不搞大拆大建,不过度水泥化,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魅力相结合,将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村落与危房拆除、巷道硬化、改水改厕、村庄绿化等工程相结合,通过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解决部分建设材料等方式节约建设成本,减少建设资金。

州农业农村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张礼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对标对表中央、省、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做好农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全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全州1567个行政村已全面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行政村比例已达到91.07%,全州1567个行政村均建有垃圾收集点,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1座,吉首市和永顺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全面启动,吉首市已经投入运行。二是农村厕所革命纵深推进。完成农村户厕改建48.646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至86.06%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通过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理、单户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治理,8县市共累计投入1.6亿元,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5套,分散式处理设施345套,已全面完成408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州农村生活治理率达到24.3%发改、农业部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8000万元,用于凤凰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整治黑臭水体整治20处,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汛后河道、水库保洁清理专项行动。四是农业资源化利用全面加快。全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83.8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五是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层次推进。全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授牌村达到70个,全州启动了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以10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的速度,推进州级美丽乡村工作。共完成1673个自然村2269公里,全州实现“组组通”。开展特色民居保护,我州已有172个村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31个村获得中央专项保护资金3.92亿元,成功申报成为国家支持的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之一,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5亿元,累计投入4.2亿元,开展保护整治特色民居20022栋;全州共排查“空心房”3332栋,拆除(维修)3323栋,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470户,村寨绿化率达到36.39%,创建州级“秀美村庄”600个,全州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7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六是村庄规划不断加强。8县市村庄分类和布局方案完成本级政府批准或审核,涉及全州城镇开发边界外105个乡镇、8个街道、1550个村(社区)初步确定了2025年县域村庄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积极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800个省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27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项目、4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任务全面完成。七是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排名、一季一奖惩,严格执行问题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分级考核奖惩推动工作。按照州统筹、县负责、乡镇落实、村为主的村庄建设管护机制,农村公共区域保洁员实现所有村寨全覆盖,农村保洁员工资全部纳入了县市财政预算,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制度。坚持党建引领,推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文明大宣传大劝导、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栏等形式,采取大评小奖、环境卫生红黑榜等措施,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加强外宣力度,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一大批典型经验得到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红网等中央、省级媒体关注报道。

虽然我州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还存在许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今后下大力气解决。一是重点难点问题仍需进一步攻克。我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历史欠帐多,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农村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厕所改造的资金保证等重点难点问题仍然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二是村庄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在管护长效机制的建立方面研究不够充分,加之因财力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我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起步较慢,乡村治理的工作任务重,特别是垃圾、厕所、污水管网等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后续服务和管护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村级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经济普遍偏弱,村级承担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能力不足,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不够特别是您提到的治理和监管需要统筹,治理资金缺口较大,运行管理长效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

您提出的相关建议,(一)严格村规民约,强化自我管理。目前全州各村基本上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了村规民约内容。(二)鼓励投工投劳,激发参与热情。探索“政府购买原材料、群众参与建设、理事会负责监管”的乡村建设模式,把能让村民参与完成的都交给村民,目前有的县市相关村采用了您提出的这个办法,效果很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力推广。(三)提倡就地取材,融合乡土特色。大力提倡就地取材,节省建设成本,将本村本土的花草、树木、竹林、石头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美化房前屋后,这个建议很好,目前我州在美丽乡村示范创建过程中,我们主推这种模式。(四)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整合倾向于农村的土地增减挂钩、厕所革命、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我们将加大部门协调,协同推进这项工作,中央连续4年给我州2000万中央人居环境项目,我们将加大力度,力争其他4县市逐步覆盖。

感谢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签发人:丁思清

经办人:陈肖子俊

联系电话:15074338537

湘西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9日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