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182号: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州职业院校建设的建议(州教体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州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还应客观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特色还不能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进一步加强;办学资源需要进一步拓展。

建议: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和服务面向,深入调研行业企业需求,针对就业岗位能力要求,提升学生核心专业素养。加强实践育人、双创育人、劳动育人。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构比例,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通识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展主要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各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课程评价、反馈、改进和调整机制。加强品牌课程建设。

3.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人才培养匹配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缩短岗位适应期。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实训平台、工程技术及研发中心,实训平台与行业产业发展同步同频。“引企入教”,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协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参与专业标准制定、课程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资金整合投入,通过学校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围绕重点专业(群)、骨干专业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中心。推动重点专业、骨干专业建成示范实践教学基地,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5.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专业体系,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接区域职业岗位需求。密切关注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针对出现的新职业岗位需求,及时增设新专业。保障新增专业建设资金。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前瞻性的规划专业布局。对于办学基础条件差、招生人数少、就业质量低的专业,坚决停办。通过宣传引导、经济杠杆驱动等方式,推动各专业在校生人数整体趋于平衡。

6.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正式引进与柔性引进并重,重点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和来自企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育工作,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到海外研修、做国内访问学者。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专业成长。

州教体局

关于州协十次会议第182号提案的答复

杨良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州职业院校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全州职业学校21所,其中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20公办12所、民办8所,教职工2271高职757人,中职1514人,民办中职239人),占地总面积2196亩,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3.4万人,其中高职0.6万人,中职2.8万人(含湘西职院、吉大师院五年制大专1-3年级学生,开设专业51个。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所,省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2个2018年由湘西职院牵头,州内外14所职业院校40家企业和湘西经开区等共同参与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高职院校牵头、中高职有效对接、政行校企研多元互动的共建共享格局

一、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组建攻坚专家团队。2022年,启动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制定实施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组建由39名专家组成的攻坚小组,聚焦2个主攻向方即:一方面优化

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政策体系,加强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第二方面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式发展,激发管理高效能。研究制定湘西州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效益目标管理评价方案》《湘西州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动态调整制度》《湘西职教集团统筹推进1+X试点和现代学徒制推进工作方案》《中高职贯通培养实施方案》《湘西自治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意见,《湘西州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升方案》《湘西州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教育教学视导。2022年,抽调专家对全州中职学校开展教学评估与视导,对中职学校在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成效和不足进行分析诊断,形成评估报告和问题清单,为全州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组织申报“双优计划”。2022年4月,组织中职学校积极申报湖南省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全州共有7所学校申报成功,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龙山职中被遴选为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泸溪职中、凤凰职专、保靖职专、永顺职教中心和湘西经贸学校的8个专业(群)遴选为中楚怡职优质中职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四是组织参加师生技能竞赛活动。2022年举办全州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和班主任能力比赛、学生技能大赛和黄炎培创业创新大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获省奖32个,学生技能比赛获省奖34人。组织参加全省中职学校二年级公共基础课普测,平均分、优秀率比上年分别提4、5个名次。

二、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深入实施“引企入校”计划,拓展“订单式”“冠名式”人才培养渠道,着力培养“湖湘工匠”“湘西名匠”,湘西职业教育集团先后与湖南吉利、蓝思科技、湘西经开区进驻企业等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特别是对进驻湘西高新区的企业在一定层面上给予“金融+财政+信用”政策激励,各中职学校也结合开设的重点专业开展 “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深化产教、校企融合。全州校企合作企业有186家,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订单培养班级59个。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产教融合项目获国家立项,湘西经济贸易学校、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进入“1+x”试点校项目,湘西经济贸易学校获国家“现代学徒制”项目立项,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凤凰县中等职业学校、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分别获得省“现代学徒制”项目立项。

三、统筹优化专业设置

对接我州三区两地建设特别是“四个千亿”计划,根据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了职教专业结构布局,重点建设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专业,力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接本地产业比例达60%以上。推动各职业院校专业错位优势发展,做强优势专业,每所职业院校重点办好1—2个优势专业群。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8个,省级专业建设项目20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精品(特色)专业4个。2022年,湘西职院生态农业技术专业群和旅游管理专业群被遴选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 档),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龙山职中被遴选为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泸溪职中、凤凰职专、保靖职专、永顺职教中心和湘西经贸学校的8个专业(群)遴选为中楚怡职优质中职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职教人事管理改革。加强与编办、人社等部门对接,建立完善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聚焦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构成,强化新教师入职教育,结合新教师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与为期 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严格见习期考核与选留环节。落实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政策。支持各职业院校根据专业需要,遴选聘任技术能手、致富能人、非遗传承人,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州中职学校聘请兼职教师比例达15%。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通过国培、省培计划,以及湘西现代职教集团进行专业教师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政府出资,由第三方负责管理,采取购买服务,向社会、企业招聘、引进双师型教师,以增加外聘教师人数及双师型教师人数。3年,国培、省培项目培训教师1828人次组织1285人参加州校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型创新教师团队,建设符合社会需要的“双师型”队伍。三是全力打造名师队伍。组织州级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比赛和思政课比赛,以赛促教,培养队伍。获评省名班主任1人,省芙蓉名师3人;2名职教专家入选武陵人才计划,2名中职校长获评全州名校长,评选职教名师20人。

五、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建设,强化政策保障,为湘西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人才等保障措施。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领导:

承办人员:彭艳萍

联系电话:18874314830、0743-8221473

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

2023816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