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29号:关于提高我州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费标准的建议(州教体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双减的落实落地,课后延时服务不仅有效减轻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课后学习负担,也大大缓解了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减少了家长们为孩子报上各类课后培训班的压力。我州在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率先改革,采取低收费、多元化、全覆盖的课后延时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我州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但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不断推进,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标准低,收费机制不科学的问题不断凸显,一是作为课后延时服务一线的人民教师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得到的劳动报酬偏低。二是课后延时服务单一,多元化的课后延时服务无法落实落地。三是周末、寒暑假服务机制无法有效建立。为推动我州课后延时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州教育质量。

建议:

一、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标准,让投入课后延时服务的人民教师真正实现劳有所得。

二、设置可供选择的特色课后延时服务套餐收费区间,让更多有特色、有亮点、有质量的延时服务进入校园,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建立周末、寒暑假课后服务指导意见,鼓励学校利用场地优势、资源优势,建立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开展多元化的假期课后服务,以便有效降低家长在校外培训的成本及风险,建立特色、高效、优良的课后服务体系。

我州应进一步大胆改革,建立科学的课后延时服务各项机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州教体局

关于州政协十三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

答复

刘冬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州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费标准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湘西州教体局高度重视州“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工作,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田勇同志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召开了专题会议,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议意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标准,让投入课后延时服务的人民教师真正实现劳有所得”及“设置可供选择的特色课后延时服务套餐收费区间,让更多有特色、有亮点、有质量的延时服务进入校园,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答复。

2021年,州发改委、州教体局、州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工作的通知》(州发改价费〔2021〕515号)明确:我州课后服务费收费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在校学生。收费标准为:市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4元/生·课时,每期按实际课时收取,每生每期不超过800

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4元/生·课时,每期按实际课时收取,每生每期不超过600元;市县城区普通高中阶段课后服务费4元/生·课时,每期按实际课时收取,每生每期不超过1000元;农村普通高中阶段课后服务费4元/生·课时,每期按实际课时收取,每生每期不超过800元。

学校可以在征求学生及学生家长意见后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特色课后服务内容,并在不超过上述标准范围内确定收费标准。

二、关于“建立周末、寒暑假课后服务指导意见,鼓励学校利用场地优势、资源优势,建立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开展多元化的假期课后服务,以便有效降低家长在校外培训的成本及风险,建立特色、高效、优良的课后服务体系”的答复

2021年,州发改委、州教体局、州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工作的通知》(州发改价费〔2021〕515号)明确“中小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文件明确课后服务时间只能在工作日开展课后服务,节假日不能开展课后服务。

州教体局一直鼓励和支持州内各学校在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和质量的前提下,灵活安排课后服务时间,不断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有效减轻教师负担。如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有条件的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在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课后服务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门也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签发领导:

承办人员:

联系电话:13467430011

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

2023815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