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16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州卫健委)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近几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医共体工作的推进在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然而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如下:第一,人才不足,业务发展受限。一是编制欠缺,人员比例较高二是学历不高,职称偏低三是村医老龄化,服务能力不强。第二,卫生经费不足,医院运行困难。第三,基层医护人员风险大、付出多、待遇低。

建议:

一、强化层医疗机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以县市为单位,每年初上报新建2至3个卫生院业务大楼项目,争取上级支持,五年内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改造,全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条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满足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

二、严格按实际住院床位数量进行人员配备,降低临聘人员配备比例,减轻医院运行压力。建立制度化的编制补充和人才引进机制,简化人才引进手续。从根本上扭转卫生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

三、在职称晋升方面,放宽编制和岗位的限制。提高广大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提升业务能力的积极性。

四、建立基层人才的稳定机制。乡镇卫生院在农村相对生活艰苦,工作条件较差,待遇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对教师明显有差别,学习借鉴教育战线在稳定基层人才队伍方面的好做法,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待遇,稳定人才队伍。同时把已出台的有利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五、转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工作。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整合县、乡、村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配合,真正建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诊疗能力、慢病管理能力、公卫服务能力。

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薪酬待遇。一是适当调整财政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的比例,按照(州政发[2018]19号)文件精神的第二点的要求执行。以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经费、设备购置更新经费、周转房建设经费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建好一个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好一个标准化卫生室。二是积极推动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运行机制改革。三是探索基层门诊按人头付费;将考核后的签约服务费用用于发放签约医生和团队薪酬,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额。四是搞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上级医院同年资平均工资水平。

州卫健委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的答复

李桃凤、宋建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和关心。经认真研究和实地调研,综合其他部门及县市意见,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我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州政发〔2018〕19号)等基层综合医改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积极发挥“网底”作用,经受住重大风险考验,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全州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3个,其中建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家,非建制卫生院9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14家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1家达到“社区医院建设标准”、3家达到“二级医院标准”。龙山县、保靖县、凤凰县、古丈等县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类财政保障。全州1549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室,此外,在非行政村设置医疗点231,已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99个。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人才不足,业务发展受限”的办理情况。按照“三个一批”开展全员培训培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培养一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全省统一实施的本科和专科层次医学人才定向培养,2022年招录培养本科医学生25名、专科医学生21名;2023年省分本、专科培养计划18名和19名,这些医学生毕业后将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履职。针对“空白村”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计划争取资金1800万元培养大学生村医600名。2022年已争取州财政安排资金450万元,首批150名大专学历乡村医生已在益阳医专培养,今年正在积极衔接2024年大专学历乡村医生培养计划。二是培训一批。依托国培项目远程培训平台和国家基层卫生管理平台,开展基层卫技人员培训。2023年实施国培项目,培训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52名,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104人次。实现了基层卫技人员培训全覆盖三是引进一批。2022年以来,全州乡、村两级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招聘引进医学大专以上毕业生共133人。其中公开招聘71人,接收定向培养的本、专科毕业生28人,医学大专学历毕业生注册乡村医生34人。

(二)关于“卫生经费不足,医院运行困难以及医护人员待遇低”的办理情况。一是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龙山、凤凰、保靖、古丈、花垣5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事业财政保障。吉首、泸溪、永顺3县市按照60-80%核拨编内人员工资。二是落实配套经费。州县市财政每年按照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药物专项补助配套经费871万元,保障工作开展。三是落实人才津贴。实施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岗位津贴,每年省财政补助资金1045万元对具有初级及以上职称在编在岗基层卫技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人才津贴。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全科医生津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标准发放,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基层人才待遇,减少人才流失。龙山县落实州政发〔2018〕19号要求,对乡镇卫生院副高以上职称、全日制医学类本科生给予2000/月的生活补助。

(三)关于“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硬件设施建设”的办理情况。按照“三个加强”,全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改善。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启动麻栗场、里耶、葫芦、浦市等中心乡镇卫生院扩容新建,积极启动县域医疗次中心示范建设项目,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相关指南以及申报县域医疗次中心推荐条件和内容,组织县市申报2023 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试点示范项目。7月24日,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将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各市州申报的项目开展竞争性评审,实行差额筛选,我州花垣县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保靖县葫芦镇中心卫生院列入全省2023 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全省20个)。争取省级资金4000余万元,修缮面积9.87万平方米,136个乡镇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新建、与村部合建、乡村医生自建等多种方式建设村卫生室,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家标准化村卫生室。二是加强设备配备。近年来,争取省卫健委支持,为我州乡镇卫生院配置彩超59台、DR 39台、便携式B29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8台、血球计数仪49台、急救车46辆。州级财政投入资金2740万元,为115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结核病、艾滋病检测设备和试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测能力。2022年底争取省财政资金1677万元,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急采购配备指氧仪6740个,制氧机320台,肺功能机341台、呼吸机153台,救护车16台,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投入资金168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专病专科、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和发热诊室建设,建设糖尿病、高血压、结石、胃病、肺病、风湿、骨科等专病专科42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65个,发热诊室204个,群众就近就医更加方便。

(四)关于“专班基本机构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工作”的共同体工作。

2019年湖南省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省20个县市区参与试点,泸溪县纳入我州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2020年8月联合州医保局出台《湘西自治州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试点以来,我委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医共体政策顶层设计,试点县市积极探索,整合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14月,我委确定了凤凰县和永顺县为新增州级试点县。为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今年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的实施意见》,其中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美丽湘西建设行动”内容。20227月,省卫生健康委将凤凰县、保靖县、永顺县纳入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要求各试点县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思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设计,强化监管考核,以改革担当的精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永顺县、花垣县等按照要求进行了试点探索。凤凰县《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第89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专刊第7期)上交流。凤凰县试点工作多次在省公立医院改革和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凤凰县、保靖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控办法》,实行了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将年度医保基金收入总额扣除大病保险、精神病诊疗费用、10%风险金后,全部打包拨付给医共体牵头医院,倒逼医共体主动控费。凤凰县2020年医保总基金结余4200余万元,其中医保管控资金结余317余万元;2021年医保总基金结余4600余万元,管控资金结余1385余万元,2022年医保管控资金结余4900余万元。保靖县2022年医保管控资金结余1000余万元。

下步,我委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和当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次进行政策强化或适当进行政策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一发展壮大基卫人才队伍。争取省卫健委支持,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和专科层次本土化人才培养项目。州本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委托省内高职院校开展高中起点大专层次乡村医生培养,力争2024-2026年,每年培养乡村医生200名以上,解决乡村医生后继乏人的问题。二综合施策推进基层医改。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协调联动,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落实,引导资源和患者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沉,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健全基层卫生投入补偿机制。落实州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政策,保障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转经费。

感谢您对全州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彭

联系人:彭

联系电话:18974392928(手机)  8223855(办)

湘西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8月15日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