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70号:关于做好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的建议(州文旅广电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2-04

通过调研发现,疫情让原本火爆的旅游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旅游业持续低迷、缺少人气,景区反复暂停与重启已成常态,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疫情也引发了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旅游业态的变革,倒逼传统景区转型升级,加速推动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建议:

旅游业是我州支柱产业,也是我州未来发展最有前景的产业。面对疫情冲击,尽管出台了多项纾困与帮扶措施,但阻碍旅游消费恢复的压力依然存在,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推进旅游消费的尽快恢复以及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企联合,发力本地游和本省游。从需求出发,通过合理公正发放旅游消费券、优惠券等刺激支持旅游消费,鼓励景区对本地人免门票、对本省人降门票,支持景区开发二次消费,抵消免门票或降门票带来的经营损失,达到激活市场人气的目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重点开发长株潭市场,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和推广低密度的特色品质游,如“红色湘西”红色游、“绿色湘西”生态游、“神秘湘西”体验游和“康养湘西”休闲游等。

二是创新升级,开发新型旅游。发挥资源优势,抢滩研学游和户外活动市场。顺应旅游休闲化的发展趋势,推进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建设。在露营持续火爆的情况下,加紧推出房车露营的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房车露营和自驾车旅游。顺应旅游体验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低空、水上和探险探秘等运动。深挖在地文化,对传统观光型景区在场景、内容、体验、产品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三是用活政策,盘活存量资产。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专业运营商等,分类投资开发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旅游项目。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和战略投资者、专业运营商的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全国知名和有投资运营实力的文旅公司兼并重组低效景区,盘活闲置资产和项目,达到“以资源换市场、以存量换增量”目的。

四是创新机制,发展文创产业。与张家界比较,湘西旅游优势在文化,前景在文化。古城古镇古寨旅游占据湘西旅游市场80%以上的份额,这一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文化对湘西旅游的重要性。文化的生命在创新,价值在创造。建议成立文创产业发展基金,出台文创奖励政策,支持旅游企业、景区和文化单位进行文创开发。每年开展一次全州文创产品大奖赛,重奖优秀的文创产品,提升社会广泛参与文创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文创开发体制改革,鼓励文化文物单位注册成立文化创意企业,采取合作、授权、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鼓励景区景点采用市场化机制,引进文创专业机构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或者政府主导在景区设置文创产品销售专区,为文创产品进入景区销售畅通渠道。研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行动计划》,争取三年内全州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引入非遗项目。重点在芙蓉镇景区打造“土家非遗街区”,在古丈墨戎苗寨或吉首德夯苗寨打造“苗族非遗文化体验中心”,让游客在景区完成看非遗、玩非遗、吃非遗、购非遗的旅游目的。

五是文旅融合,着力打造IP经济。在旅客需求已从基础功能型转化为高端体验型的当下,以IP为核心的新一代文旅项目的诞生与迭代,正逐渐促进整个行业优化升级。如今相对比较有声望的IP文旅项目,主要由自建IP驱动式、影视动漫IP撬动式和传统资源IP二创升级模式三种模式驱动。自建IP驱动式案例有迪士尼乐园,常州恐龙园等;影视动漫IP撬动式案例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是“文旅+IP”模式的典型案例。传统资源IP二创升级模式即旅游景区利用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始与一些国产品牌合作,打造国潮IP,如故宫博物馆推出科技加持的数字艺术IP《千里江山图3.0》,实现了旅客“人在画中游”的梦想。具体到我州,在鼓励自建IP和引进影视动漫IP的同时,建议重点打造“凤凰”IP和“芙蓉”IP,让凤凰古城成为旅游文创之城,让芙蓉镇名副其实。  

六是顺应趋势,转型数字文旅。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为文旅行业的转型发展带来无穷潜力,也为更好应对疫情冲击积累了宝贵经验。当下,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和东北不夜城等受疫情影响比较小的网红景区均在沉浸式体验和线上推广方面做足了功夫。建议:线下方面,大力发展沉浸式文旅,提升旅游体验;线上方面,建立和完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推行内容营销。

州文旅广电局

关于湘西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70号

提案的答复

永顺委员组: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州文旅广电局对办理落实该项提案建议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州文旅广电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接到您的提案后,我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办理原则、办理时限、办理程序、质量要求都作了明确要求,分别召开局务会议、党组会议,研究部署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相关工作。主要领导为提案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领导提案办理工作,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认真落实办理工作,分别与政协委员见面,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承办科室及二级机构具体抓,层层抓落实,保证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关于政企联合,发力本地游和本省游建议。自疫情以来,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州文旅广电局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动为文旅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文旅产业扶持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出台实施系列支撑文旅产业发展相关措施文件。为促进消费,支持文旅业复苏,省州相继出台了《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稳增长二十条”,《湖南促进文旅业复苏振兴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州文旅广电局、商务局等部门引导和支持相关服务业主体开展了景区民宿演艺营销推广、发放消费券等提振消费措施。截至6月,州县两级政府已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消费。二是建立重点文旅企业“白名单”,加快授信和贷款投放。与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积极联动,全州范围筛选推送62家企业进入省重点文旅企业“白名单”,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贷流程,加快对“白名单”企业的授信和贷款投放,各银行金融机构累计为全州2534户文旅市场主体、共5680笔12.87亿元贷款进行延期还本付息,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971.58万元。三是大力推广宣传营销,在全国出圈出彩。策划推出马将军乾州古城开门迎宾、“幺妹局长”等系列视频,并被央视《新闻1+1》报道。邀请袁树雄、唐艺在乾州古城直播,举办黄金茶文化节、省夏季乡村旅游节,县市相继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持续引爆旅游市场,达到激活各类线路游人气目的。

三、关于创新升级,开发新型旅游的建议。一是建设旅游精品景区。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凤凰古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全力做好国家文旅部现场验收工作,争取6月底前完成创建。启动老司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乾州古城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创促建,打造精品。二是建设特色文旅景区。矮寨奇观、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永顺老司城评为湖南省研学旅游基地。芙蓉镇、里耶镇、山江镇、苗儿滩镇创建为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芙蓉镇、里耶镇、浦市镇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盘活红色资源,十八洞、塔卧—茨岩塘入选“潇湘红八景”。三是丰富旅游业态产品供给。推进56个州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截至6月,项目完成投资28.1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0.2%,项目建设加速。重点推进凤凰芙蓉镇乾州古城夜间消费集聚区夜景提质、湘西土家族苗族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路、凤仙境森林温泉艺术小镇、湘西边城文化旅游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四、关于用活政策,盘活存量资产的建议。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和领导指示,州财经委会同州文旅广电局等部门及相关县市区,遵循市场准则,有效整合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引智引资,采取混合所有制方式完成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的组建。目前计划整合州本级及吉首市、凤凰县、湘西高新区文旅品牌运营、门票联营、要素配套、市场营销等经营权,采取并购、股权置换、股权投资等方式与县市及社会资本合作,实现资产资源活化。

五、关于创新机制,发展文创产业的建议。我局计划于9月举办“神秘湘西·湘西有礼”湘西州文化旅游商品大赛,扩大“神秘湘西·湘西有礼”旅游商品品牌影响。通过国、省、州级旅游商品大赛,助推我州旅游商品企业积极研发湘西特色旅游商品。引导带动一批有特色的湘西非遗产品、工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根据提案建议,将开展“非遗进景区”相关工作,在凤凰古城、芙蓉镇等重点景区和消费集聚区开设非遗文创商品展销店。

六、关于文旅融合,着力打造IP经济和数字文旅的建议。我州相关文旅主体积极对标国家标准,开展全域旅游基地、等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明城市等品牌建设,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吉首市将与华侨城文化集团开展城市IP运营项目,永顺老司城景区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将开展数字化文化创新项目等,让湘西文旅有新的消费热点,展示形象的高点,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优化提升“神秘湘西+”品牌内涵。整合开展“神秘湘西”品牌形象营销,引导全州旅游景区景点营销互推,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打造一批影响深远的固定节庆活动,重点办好土家族舍巴节、苗族赶秋节、吉首鼓文化节等具有湘西文化特色和市场吸引力的节庆活动,充分发挥节庆效应,提升“神秘湘西”市场知名度、影响力。

下步,我们继续深入落实州委、州政府对文旅工作“四个一”要求:认真办好一系列会议、丰富发展一批旅游业态、提质升级一批景区景点、创新开展一系列宣传营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力争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0亿元,力争同比分别增长20%。

签发领导:向汝莲

承办人员:孔  觅

联系电话:15874372921 、0743-8238552

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3年6月20日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