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公开

3号:关于加快建设我州现代化灌区的建议 (州水利局)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3-11-14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州共有灌区4386个,其中大型灌区2个、中型灌区17个、小型灌区4367个,有效灌溉面积为252.09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我州地处武陵山区,灌区位置分散,大中型灌区早期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久、历史欠账多,工程设施仍存在突出短板,难以适应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为更好地发挥灌区在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灌区。

建议:

一、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以粮食主产区和酉水武水灌区为重点,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更新改造灌区内大中型灌排泵站,健全完善量测水设施,同步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做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衔接,统筹灌排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供水到用水、从取水到排水相协调的灌排工程体系。因武水灌区2006年未纳入水利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不到位;特别是岩门溪片区所有干支渠道2000年以后整体上均未经改造,老化抢修严重。建议州委、州政府通过中央债券等其他筹资模式,解决灌区改造资金,用于续建配套,解决灌区中梗阻等问题。

二、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智慧水利、深化行业监管、提升灌区科学管理水平的基础支撑。“十四五”期间,灌区信息化将作为现代化改造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灌区工情和水情实时、全面数据响应,加强骨干渠系的水量科学调度和合理配水,努力提升灌区工作的预报性、预警性、预演性、预案性,不断提高灌区工程运行效率和安全监控水平。建议水利部门以大型灌区为重点,完善平台数据,逐步实现灌区管理和用水调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三、加快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前,我州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服务能力亟待提升,不少灌区难以开展正常的运行、维养、管理工作。全州17个中型灌区,只有万溶江和砂坝2个灌区明确了水库管理所为管理单位,其他15个中型灌区均未明确管理机构,暂由乡镇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代管。建议州委、州政府督促县市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费用“两费”的财政补助,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的节水技术,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州水复字〔2023〕 号经济建设类

是否公开:是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

答        复

民盟湘西州委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我州现代化灌区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接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陈海波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长为成员的提案办理领导小组;本提案由我局总工程师李志勤直接负责,州酉水(武水)灌区管理局负责具体办理。经与州农业农村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编委及相关县市人民政府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1、具体办理过程及措施。一是做好对接汇报。向省水利厅做了灌区工作汇报,与州农业农村局、州发改局、州财政局、州编委及相关县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工作对接。二是开展灌区调研。由我局总工程师李志勤负责,州酉水(武水)灌区管理局具体参与,4月份开始,开展武水灌区工程现状、灌溉效益发挥及管理机制情况专题调研。三是对全州灌区全面调查摸底。6月份,我局以州水发〔2023〕44号文,要求各县市以村为单位,对各县市农业灌溉水利设施,从灌区水源工程、渠系建筑物、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灌溉效益发挥、水毁和中梗阻修复后可恢复灌溉面积等方面全面调查摸底,就灌区比较落后的现状与现代化灌区要求差距,从保证粮食安全角度,7月份形成全州灌区汇报材料,上报省水利厅、州委州政府。

2、抓好酉水、武水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一是抓好现代化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我局安排了酉水、武水个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计划今年到省水利厅完成实施方案(规划)审批,再对接省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事宜,为争取纳入“十五五”现代化改造项目计划笼子打好基础。二是武水灌区探索地方债券建设模式。灌区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项审批完成后,对接县市人民政府,再向州人民政府汇报,探索申请地方债券,对武水灌区先进行续建配套,对灌区主要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进行改造。

3、抓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2022年,我州实施了泸溪县潮地、凤凰县万溶江、永顺县石堤及龙山县茨岩等4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023年正在实施花垣县广车、凤凰县砂坝2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设计完成批复的有泸溪县天堂垅、永顺县砂坝及塔卧、龙山县双潭溪及苗儿滩等中型灌区,其他灌区设计等前期工作,按计划开展,所有中型灌区项目,计划于2025年完成。

4、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已对接农业农村部门,协调抓好大中型灌区支渠以下田间渠道的改造。

二、关于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

1、灌区信息化工作进展及成效。一是完成灌区上图。2021年7月,开始大中型灌区上图工作;2022年底,完成我州全部19个大中型灌区上图成果复核上报,灌区工程实现了从“看不见、摸不着”的模糊化管理到“看得见、算得出”的精确化掌握。二是推行信息化建设行动。截止目前,我州酉水、武水2个灌区信息化已投资2660万元。酉水灌区完成水情监测建设22处,雨量监测4处,流量监测93处,闸门监控20处,重点渠段视频监控10处,灌区平台9个;武水灌区流量监测43处,闸门监控3处,重点渠段视频监控3处,灌区平台1个;酉水灌区平台及武水灌区大小坪灌片灌区平台已上线运行,对灌区工程运行、建设管理、防旱抗旱的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型灌区信息化完成流量监测57处,闸门监控7处,重点渠段视频监控2处,灌区平台4个。

2、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灌区信息化建设思路是: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和现代化灌区发展方向,结合灌区特性和管理需求,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灌区管控能力和水资源优化调度能力,进行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通过做好灌区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充实系统数据底板,抓好灌区已建监测站点与系统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三、关于加快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1、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2021年以来,酉水灌区已完成15.2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组建了6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武水灌区已完成10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组建了2个用水合作组织;中型灌区已有泸溪县梓林溪、永顺县砂坝及龙山县双潭溪等3个灌区完成3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组建了3个用水合作组织。按照要求,计划于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州19个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通过改革,灌区主要干支渠道由灌区管理所或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维修养护,要求县市人民政府将灌区维修养护经费纳入县市财政预算,解决两费问题;支渠以下渠道,通过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自我管理,通过水费缴纳,筹集维修养护费用,开展灌区农渠维修。

2、15个中型灌区未明确管理机构问题。经与州编委对接,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的动议应当由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规定,关于中型灌区明确管理机构的问题,待国家和省级层面明确灌区管理机构改革和体制机制调整后,州县(市)水利部门再按程序组织动议论证,目前,暂时无法调整。

感谢你单位对我州灌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州政协代表的指导帮助和监督下,努力将灌区现代化工作做的更好,根据建议,认真整改,落实到位。

签发领导:陈海波

承办人员:田开文

联系电话:13974335265(手机)、0743-8755529(办)

湘西自治州水利局

2023年7月21日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