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传统的中医疗法收费低,影响医院企业化经营的收入;由于技不养人,将面临失传危险。
建议∶
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调整传统中医疗法价格。为了使这门中医治疗法能更好的传承下来,那么就要提高这门中医治疗法的收费标准,这样比住院更加节省费用,也节省时间,就是更好地为老百姓谋福利。
二是鼓励发扬中医传承,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挖掘、传承、发扬中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中医人才,是繁荣中医的基础。
州医保案复字〔2023〕12号A类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的
答 复
石峰、孟祥旺、石昌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传统中医疗法收费标准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调整传统中医疗法价格的建议
(一)请公立医疗机构发挥公益属性,考虑群众利益,体谅群众就医困难。公立医院是国家机关单位,公立医疗机构是群众病有所医的保障,更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委员提到的推拿疗法中所涉及项目的实际耗材损耗较少,该类项目定价更多体现的是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治疗落枕、脖子痛等疾病实际耗时较短,患者就医时医院已实际收取门诊诊察费等费用(门诊诊察费为7元-22元),加之收取颈椎病推拿治疗费用23元-29元,患者在不需要其他检查的情况下,几分钟的治疗需支付30元-51元,对于基层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而言,该类项
目费用并不低。望医院在经营的基础上,体现出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二)我局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调整是按照《湖南省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制定,省最高指导价由省医保局制定,市州级医保局并无直接制定一类价格的权限,而是在省最高指导价下制定我州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三类六档价格。目前我州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项目的一类一档价格,除个别项目外,其他项目与省最高指导价一致,并未进行打折处理,此举旨在促进我州中医项目发展,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二类、三类价格则按照医疗机构级别差异进行定价。
(三)2020年我州进行医疗项目价格调整,调整113个中医项目,平均涨幅20.42%。2022年调整5个中医治疗项目价格。骨折手法整复术各级医疗机构平均涨幅12.5%,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平均涨幅20.51%,梅花针平均涨幅2.98%,颈椎病推拿治疗平均涨幅4.36%,肩周炎推拿治疗平均涨幅4.36%,5个中医项目平均涨幅8.94%,价格调整实际更偏向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价格(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
(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根据今年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监测评估结果,对应约束条件和启动条件,决定能否启动2023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若能达到启动条件,优先将技术劳务占比高、成本和价格严重偏离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关注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和运行特点,兼顾收入结构特殊的专科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优先提高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设备物耗占比较高的检查和大型设备治疗项目价格,支持儿科等薄弱学科发展,支持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支持公立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医疗服务价格年度报告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监测评估的基础,希望医疗机构能够积极配合报告每年度运行情况及上报医疗服务价格年度报表等相关资料,按时完成数据的上报。
(五)目前骨折畸形愈合手法折骨术、腰间盘三维牵引复位术、滚针、杵针、督灸、雷火灸、直肠脱垂注射术等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项目暂未定价,按照湘发改价费[2018]339号文件精神,这七个项目实行医院自主定价试行价格。医院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项目成本、诊疗需求和患者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价格,并报我局备案后开展。
(六)针对未调价的其他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我局也将收集整理各医疗机构提出的建议意见,上报给省医保局,以期省医保局从省级层面将中医类诊疗项目纳入调价范围,支持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的发展。此外,我局也将建议省医保局将中医类项目纳入单病种付费,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充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特点和优势。
二、关于鼓励发扬中医传承,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的建议
州卫健委高度重视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省中医药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明确104家中医医院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单位,我州8所中医医院均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单位。今年4月,为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师资力量,州卫健委从全州8个推广单位选派14名医师参加省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持续推进120人参加省级“西学中”培训项目,继续做好202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工作,2023年2月,组织全州扶阳罐疗法培训班,培训人员21人。积极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同时选派人员参加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训、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中医骨伤科特色技术高级研修班、护理特色技术培训等项目。加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2022年组织100名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参加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大力支持。
签发领导:程三艳
承办人员:杨 娅
联系电话:18229534432(手机)、8529610(办)
湘西自治州医疗保障局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