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为了那份庄严的承诺——湘西州政协创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团结报|作者:向绍文 向海军|发布时间:2016-10-11

  自2013年以来,湘西州政协以吉首市矮寨镇补点村、峒河街道办事处小溪村的历史人文和山水资源禀赋为依托,创新探索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向贫困村的群众庄严承诺:“贫困村群众不脱贫,政协工作不脱钩。”3年来,州政协人没有辜负这份承诺,如今,补点村与小溪村的基础设施完善了,山更清了,水更绿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把群众冷暖时刻放心头,是州政协人始终不渝的质朴情怀  

  州政协党组立足补点村31户104名、小溪村44户191名贫困群众的实际,把结对帮扶作为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把帮扶成效作为对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认真履职为民,彰显了政协人的为民情怀。  

  通过州政协的努力争取,补点村6户、小溪村19户有子女就学的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了吉首市教育帮扶范围;补点村9户、小溪村8户特困户纳入了国家社会保障兜底范围。同时,州政协通过争取贫困群众转化为生态护林员的生态补偿政策,为补点村4个、小溪村3个建档立卡户解决了长期生活保障。  

  2015年以来,州政协调整帮扶政策,14名州政协领导干部与补点村27个建档立卡户、26名党员干部与小溪村44个建档立卡户结成了扶贫帮扶“一家人”,传递大爱,播撒真情,诠释了政协人的责任和担当。  

  州政协主席龙德忠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他联系的石柳花、时远隆两个贫困户。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石柳花一家被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范围;他积极争取资金1.7万元,为时远隆家修建了台湾泥鳅养殖池塘。  

  州政协副主席宋清宏协调有关部门,为结对帮扶的施正珍、施从富搭建了14个蔬菜大棚,赠送了4只山羊,鼓励他们通过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贾高飞、田岚、向顶天、宛庆丰、龙春生等州政协领导也都以不同方式积极落实帮扶措施,帮助结对的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州政协机关杜修炎、宋永华、向学智等委室主任帮助困难户购买产业发展种苗,时刻关心产业发展进度。  

  为帮助身患骨软骨瘤的洪芳芳,研究室主任梁远平积极向吉首市政府和州民政局争取大病救助资金5000元,并与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发起了微信“轻松筹”,筹措善款6200余元;办公室副调研员向上先后两次购买了价值2000余元的心脏病康复药品,带给结对帮扶的石二姐……一项项饱含深情的扶贫措施的落实,惠及了民生,温暖了群众。  

  金山银山,不如贫困山寨美丽风光。立下旅游产业助推扶贫发展大计,是州政协人创新发展思路的务实举措  

  龙德忠多次带队到小溪村调研考察,为村里制定了5年精准扶贫发展规划,明确了立足实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动脱贫攻坚的扶贫思路。从此,小溪村创新开展旅游产业扶贫攻坚的有益尝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2014年9月,小溪村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2015年,聘请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制定了《吉首市小溪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3年来,在州、市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完成了两个自然村寨132户村民的危房和特色民居改造、民俗文化广场、卧龙泉游步道等系列项目建设。2016年,围绕传统古村落保护,经过精心论证,州政协争取专项经费500余万元,启动了卧龙泉游步道及观光亭工程、龙午河清水码头、民俗文化广场夫妻桥等建设项目,为小溪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州政协为把补点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生态苗寨,2015年投入60万余元启动实施了寨门、青石板路等项目建设。2016年又争取资金200万余元启动了二组跨河大桥、防洪堤、村级休闲活动广场、举人碑等项目建设。 

  今年3月,经由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牵线搭桥,州政协全程服务跟踪,促成了中促会理事长杨春光率考察团来湘西考察精准扶贫工作,并将补点村确定为中促会精准扶贫联系村,为补点村制定了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六一四寨”规划设想,即明确在补点村建设“一条提质改造的旅游观光公路、一条旅游观光防洪堤、一座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园、一栋便民服务中心、一个160Kwp的光伏发电站、一个百亩蔬菜园”的规划思路,同时规划了4个自然寨民居改造的项目设想。6月,中促会与州政协签订了《关于吉首市补点村精准扶贫的框架协议》,先期投入500万元用于补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全面启动实施。  

  事业产业,不如结合实际的专业。选准贫困山寨资源禀赋推进产业精深发展,是州政协人掷地有声的承诺  

  贫困村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州政协一班人找出了一条适合补点、小溪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初,州政协驻村工作队组织小溪村村委会干部先后到麻阳、寨阳、已略等地学习产业园建设经验,对产业园区选址、建设规模、种植品类、功能定位等进行了反复论证。5月,小溪村以魔芋种植为主,葡萄、黄桃、猕猴桃等种植为辅的生态产业园全面投入建设,产业园土地流转涉及23户49.5亩,其中建档立卡户8户43人,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园区务工,可实现人均增收480元的目标。  

  补点村将百亩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建设作为中促会支持的七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已经完成了60亩产业基地的建设,湘柚、玉竹、辣椒、茄子、魔芋、生姜等多种果蔬品种种植涉及农户38户,年底可实现人均增收616元的目标。  

  补点村还先后成立了湘蜜源经济合作社和帮发果蔬合作社,带动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加快了他们脱贫的步伐。  

  小溪村依托农业产业园成立了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动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如今,补点村的蜜蜂、台湾泥鳅、湘柚、玉竹、蔬菜,小溪村的山羊、蔬菜、苗木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小溪村的生态旅游“农家乐”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4家,解决了近20个就业岗位,并正朝着建设吉首后花园的目标努力。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