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湖南政协人集体重访十八洞村,为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再聚力再加油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0-06-11

在进入脱贫攻坚冲刺阶段,今天(6月10日),全省政协系统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座谈会在湘西自治州召开,为湖南政协人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再聚力、再加油。

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副主席戴道晋、张大方、赖明勇、胡旭晟、张灼华,秘书长卿渐伟出席会议。省政协办公厅、各专委会、研究室和各市州政协负责人参加会议。

作为座谈会的第一项内容,全体参会人员今天上午前往花垣县十八洞村,重访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首倡地,重温“精准扶贫”的重要内涵和时代价值,并考察花垣县脱贫攻坚情况。

“我认得你,你来看过我们”

考察团首先来到十八洞村梨子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寨子里走过的路,走访总书记走访过的贫困户,回顾“精准扶贫”从这里提出的历史画面。

“我认得你,你来看过我们。”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刚走进石拔专家门,还未等工作人员介绍,石拔专大姐就主动迎上来说。

李微微说:“您还记得呢!您家越来越热闹了。”

7年前,石拔专家最值钱的家用电器是一盏节能灯。现在,石拔专家成了旅客必到的网红打卡点,有的游客在习总书记坐过的火塘前拍照留念,有的在选购石拔专家自产自销的苗乡特产。“今年的腊肉已经卖完了。”石拔专指着空空的火塘上方高兴地说。

这几年来,石拔专从没什么收入来源,到现在卖土特产,还在村里猕猴桃产业合作社有分红,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石拔专给村组捐了1200元用于采购防控物资。

“村干部劝我不用捐这么多,但日子好了,我心里感恩。”石拔专说。

如今,十八洞村昔日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苗寨风格的青瓦房,“幸福人家”“巧媳妇”等农家乐生意红火,金融扶贫服务站、银行便民服务点、电商服务站一应俱全……

考察团中的许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到十八洞村,大家都发现十八洞村又有了许多新变化:“这个屋子翻新了,村民居住条件又改善了”“这家农家乐生意更好了”……

农村基层治理新探索

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展览馆,考察团纵览了这个边远山村蝶变的历程。

党建引领,筑牢根基,“班子强了,满意多了”;扶智扶志,激发内生动力,“脑袋活了,干劲足了”;因地制宜,走好产业路,“钱袋鼓了,还脱单了”……7年来,十八洞村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始终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

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1381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30名大龄青年如愿脱单,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

“十八洞村扶贫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民主协商、互助‘五兴’。”十八洞村村主任施金通介绍,村里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跟老百姓商量,老百姓同意了再做。

2019年,十八洞村成为了湖南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实践基地。

火堂会、院坝会,成了十八洞村的常规议事方式,大家常常围坐一圈,各抒己见。最近,有村民提出修缮村里的篱笆,村里正广泛征求意见。

“协商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李微微说,十八洞村作为湖南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实践基地,要结合自身实践,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做出新的探索。

7年间人均收入增10倍

“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的嘱托。

曾经的十八洞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83亩,村里几乎没有产业,2012年全村只有417亩水稻、100亩玉米、300多亩烟叶,全村总收入仅140万元,集体经济一片空白。

7年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已形成乡村游、猕猴桃、山泉水、苗绣等产业体系。

村里田地不够,又多为贫瘠山地,怎么办?考察团来到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考察。这个产业园却不在十八洞村,而是位于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花垣核心区内的花垣县花垣镇兴农园社区内。这是十八洞村以“飞地经济”模式,探索的“跳出十八洞村发展十八洞产业”异地产业帮扶脱贫道路。

猕猴桃产业园采取“贫困户+企业+产业项目”的股份合作模式运作,由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十八洞村委会、湘西苗汉子集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股成立,异地流转了1000亩土地,建设了产业园,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脱贫返贫”现象。仅此一项,2019年十八洞村民人均获分红1500元。地里的果子长势喜人,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说,“果子9月就可上市了,今年是个丰收年。”

如今,猕猴桃基地正在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与猕猴桃基地同样位于湘西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花垣核心区的五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叶基地,也是助力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基地已带动全县12个乡镇112个村发展茶叶产业和10个村级集体经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795户6245人。

作为“精准扶贫”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企业,担任湘西州政协委员的五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清泉一直不忘初心,积极带领项目区农民增收,帮扶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自2015年开始建设的湘西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花垣核心区),已有50多家企业及合作社入驻园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8万,带动就业人数7100人,已成为花垣县精准脱贫攻坚的强大引擎。

一路走来一路看,考察团一行深切感受到了“精准扶贫”在花垣县取得的丰硕成果,还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正呈现出强大的样本力量。

文|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

图|湘声报记者 李飞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