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陈昂昂(通讯员 梁远平 高振亚)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切实担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借助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之机,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了更多贫困群众。
2019年9月29日,百余名州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委员和湘西自治州主要领导及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州政协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会议,围绕“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党政领导与常委、委员们进行现场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是州政协以助力精准扶贫锤炼作风,推动政协机关转作风、真协商、促脱贫的缩影。4年来,州政协聚焦“更好推进产业扶贫”“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机制”“转变建整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与完善”等议题,累计开展各类协商267场次,形成履职成果387件,促成了党政决策、文件政策的形成和政协文明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完成了首批19个州政协委员工作室设立挂牌,以及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湖南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实践基地20个湘西州示范单位的授牌。通过村民多次民主协商形成的建档立卡户“七步法”“九不评”等经验做法成为了影响全国的可复制、可借鉴的十八洞模式和经验。
走在龙山县蒲家河村的硬化公路上,看着焕然一新的村文化广场,很难想象这里一年前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地。2018年3月,湘西州政协进驻龙山县蒲家河村驻村帮扶。期间,州政协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和开展“文明家园、优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挖掘脱贫攻坚“身边好人”和“民安好人”,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群众点赞。到2019年底,州政协帮扶的蒲家河村,吉首市小溪村、补点村已全部脱贫摘帽;全州各级政协先后组织驻村扶贫42个村,全部脱贫出列。
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少不了委员的参与,精准扶贫的征程中少不了委员的助力。在州政协的号召下,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政协委员“三个一”扶贫行动和“政协人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万户帮扶行动”。
张远周委员被誉为高寒山区“驱困人”,组织扶贫工作组带领夯卡村、流滚村实现了全面脱贫,夯卡村还被评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梁通尧委员利用订单农业模式,带动73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荣获“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称号……4年多来,全州1837名各级政协委员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14476人,资助贫困学生2643名。在“万户帮扶行动”中,全州2270名三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共组成帮扶小组662个,累计开展对接帮扶1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