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

关于吉大师院附小办学情况的视察报告

来源:湘西政协网|作者:|发布时间:2010-02-20

(2010年5月)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州战略要求,大力促进我州城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4月12日,在州政协主席龙德忠、副主席李汉林、龚瑞珍带领下,州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教育、卫生、体育界委员对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进行了专题视察。经过广泛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重点了解了该校办学所取得的成绩和学校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差距,并就进一步促进学校建设和全州城区小学的发展进行协商讨论。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学取得的成绩显著

吉大师院附小历经70年的变迁,不断发展壮大,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一流,教学教研成果突出,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备受关注的品牌学校,对内成为我州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对外成为湘西教育的一扇窗口。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学习型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全国“语文特色学校”等国家级及30多项省级和100多项州级荣誉称号。

(一)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学校在发展中逐步树立“德育为先、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的办学思想。树立教师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和多尺度、多角度评价观,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 “苦乐观”,注重因材施教、多元培养;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程和学生“关爱工程”,注重优化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理念的创新与超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差异发展、特长发展。

(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多年来,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近10年来,学校将上级拨款和自筹资金全部投入学校软硬件建设中,先后筹资80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了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教师宿舍,新修了现代化校门、通透式围墙、校园文化长廊和1000多米的塑胶操场,实施了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现了教师电子化备课,建立了全州第一个电子图书室,配备了两个高标准网络教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办学品位得到提升。

(三)师资队伍不断加强。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全校教职工119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13人,小学高级教师78人;全国优质课获奖者30多人,省、州级教学能手40人;200多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州级优秀辅导教师。“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省级课题的实验研究12个,286篇论文和研究报告获国家、省、州级奖励,学校编写的乡土美术教材《儿童手工实验课程》在国内出版发行,并在民族地区实验推广,“注.提”语文教学实验和“现代小学数学”实验教研成果被全国推广。

(四)品牌效应不断发挥。严格的学校管理和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吉大师院附小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州内外中学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附小学生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良好的教育使附小学生成为全州优秀小学生的代表,学校先后有3名学生作为土家族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全国少代会,该校陈青兰同学成绩突出被免试录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就读,有3名同学被授予“湘西自治州十佳少先队员”称号,有98人参加湘西自治州第一至第六届“独唱、独奏、独舞”比赛,共有75人荣获一等奖,11人荣获二等奖,12人荣获三等奖等,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先后2000多人次获奖。一流的教育质量也使学校成为担负全州教育教学课题实验研究推广和全州培训实验师资任务、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学生见习实习指导任务及服务吉首地区“普九”任务的重点学校,先后为我州4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提供实习见习平台,输送小学毕业生6000多人。吉大师院附小已成为我州小学教育的一块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二、办学存在的问题突出

在看到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办学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视察中也了解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额严重超标。目前,全州城镇小学普遍存在班额严重超标问题,平均班额为64人,超过标准班额近20人。吉大师院附小的平均班额为73.8人,最大班额86人。班额过大,不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学生太多,不仅成倍地加重了教师作业批改负担,而且给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辅导带来很大困难,师生的双边活动难以进行,教师顾此失彼,整体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班额过大,前面的学生离讲台太近,后面的学生离讲台太远,严重影响学生的视力和听课效果,加之人多空气混蚀,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班额过大,安全隐患较多,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不堪设想,学生家长对此反映强烈。

(二)办学经费紧缺。近年来,国家为了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上级投入几乎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建设,而对占全州小学生总数近30%的城镇小学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加之吉大师院附小是州直属小学,吉首市没有把其列入管理范围,按要求用于义务教育的城市教育附加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财政专项经费等,都没有给附小安排,州级投入又十分有限。自2004年以来,附小共投入建设资金800多万元,而财政建设性拨款为150万元,仅占投入的18%,其它资金几乎全部靠自筹解决,学校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十分艰难。

(三)场地十分狭小。按照教育要求和上级规定,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要达到11.11平方米和5.2平方米的标准,而吉大师院附小仅4.6平方米和3.8平方米。学校操场及其他活动场地非常狭小,与教育部、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学生做课间操站满了每一块空地,甚至要在楼道中进行,开展较为大型的活动都要按年级轮流进行。学生活动场地狭窄,不仅潜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师资严重不足。目前吉大师院附小现有学生3247人。按照城市小学师生比例标准1:19的规定,该校应配备教师171人,而实有编制118个,尚缺编53个。预计到2012年,附小学生人数将达3600多人,按照上级配编要求,应配编制190个,需增加编制72个。学校为了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借调教师达20人,聘请教师近10人,增加了学校负担,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周边环境复杂。学校位于教育路与319国道的交叉路口,每天的车流量大,车辆噪音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商贩在校门口附近摆摊设点做生意,车辆乱停乱放,屡禁不止,每到上(放)学家长接送孩子的人流高峰期,交通拥堵是家常便饭,车辆挂伤学生、碾死行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在此路段穿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学生家长、学校对此十分担忧。

三、促进城区小学发展的建议

鉴于吉大师院附小办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在我州城区小学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就推进我州基础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促进城区小学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统筹科学规划,确保城区小学建设适应和超前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要把义务教育特别是城镇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十二五”期间人口分布趋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国土、发改、城建等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规划好新建学校的预留地。县市级政府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城镇化规划发展中,新建、改扩建一批高标准、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中小学校,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就读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瓶颈”问题。

(二)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城区小学长足发展。要按照《义务教育法》和教育强省、教育强州战略要求,认真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的意见》精神,千方百计确保相关经费全部用于城镇学校建设,逐步改善各学校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争取上级对民族地区城镇小学教育的优惠政策和直接投入,缓解贫困地区自身“输血”的不足。在目前情况下,州级财政应加大对州属小学的投入支持力度,确保州属小学发展的基本资金。

(三)要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关键,要健全完善教师招考选拔聘用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学校本身要坚持科学建校、科学管校,挖掘潜力,提升内涵,缩小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要建立严格的电子学籍管理制度,严格就近划片入学,为学校均衡发展提供生源保障;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严格控制办学规模。从根本上解决优质资源过于集中、择校现象严重、班额严重超标等问题。推进城镇教育公平、均衡、协调、优质发展。

(四)要加强安全保卫,给学校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和5月3日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党委、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巡逻、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加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防止不法分子进入学校制造事端。要对城区学校周边环境开展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公安民警、交警、协警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巡逻,特别是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加大巡逻盘查力度;取缔学校周边马路市场和停车站点,在学校附近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警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检查学校及周边餐饮、食品、饮水等卫生状况,严查周边网吧违规营业行为,严禁商铺、摊点占道经营等。不断优化学校周边环境,营造良好办学氛围。

(五)要加大支持力度,发挥吉大师院附小品牌作用。吉大师院附小作为我州的一所品牌小学,对其建设发展,州人民政府和州直部门应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要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相关教育经费有一定比例投入。建议州财政拨付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附小合格校建设和70周年校庆活动。二要及时核定教师编制,解决学校师资不足问题。三要支持学校顺利实现幼儿园的剥离。当前情况下,幼儿园的剥离可以缓解教学用房不足、班额过大等问题。相关部门应给一定的优惠措施,在分离后的幼儿园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学校分立办园。四要强化学校安全管理,集中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增设行政执法执勤岗,确保学校安宁和安全。五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做强做优附小品牌。要根据州府所在地吉首城市发展需要,对吉大师院、吉首一中、吉大师院附小办学场地进行资源整合,由州市两级政府统一规划,吉首市一中实行整体搬迁,现有教育资源统一划拨给吉大师院附小使用,以解决吉大师院附小办学场地狭窄问题。吉大师院附小的建设只有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才能长足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牌名校作用,为我州的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