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是政协组织的细胞,是政协履职的主体。委员的知识修养与水平能力,关系到政协工作质量的高低和政协组织的声誉,直接决定着政协履职水平的发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该具备哪些素养?笔者以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政协委员,要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责,与本级党委在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上,高度关注民生,充分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和政府解决好民生问题收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无信念,犹如大海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理想信念是政治素养的根本。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才能过好思想关、权力关、社会关和生活关,才能胸襟坦荡地为民参政,成为一名“有声有为”的合格的政协委员。
二是要具有完美的道德修养
政协作为“人才库”,政协委员也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优良的道德风范影响他人,服务社会。
一要对中国共产党忠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政协委员应该是忠诚党的典范,爱党爱国,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致力于党的事业,才能为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出力献策。
二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与价值观。中国是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大国,祖先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统美德,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诸如舍已为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扶贫济困等等传统美德,都是政协委员应该坚守的社会道德标准。政协委员要坚守美德,以一颗仁爱之心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帮助社会困难群体。
新时期,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道德标准,是我党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该用“八荣八耻”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的政协委员。政协委员作为党政部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中介,遇事要看得远,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真正做积极进步而不攀比、忠于职守又乐于奉献的时代先行者。
三是要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
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政协委员只有不断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深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自觉的用执政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大局意识,切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才能真正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做一名称职的政协工作者。
二要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建国以来,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政协的理论也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至今,《政协章程》已通过了五次修改,人民政协理论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006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和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理论,并切实推动了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进程。政协委员也要结合各自基层工作实践,勤于和善于学习理论知识,努力增强基本理论修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三要加强多领域知识的学习。政协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历史、法律、文化等多个领域,我们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深入工作,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专门人才,做到既懂政协工作,又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抓住重点,说话才有份量,办事才有效率。
四是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一要增强写作能力。政协履职的每一种方式都是以特定形式的文字材料去展现。委员收集信息、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起草文稿等环节,都离不开文字综合能力。委员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是政协履职的基础。
二要增强协作配合能力。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要学会配合,增强协作,营造宽松和谐、齐心协力干好事的氛围,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三要增强可持续创新的能力。政协工作有定式,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无界限,我们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实事求是为落脚点,做到勤于思考、敢于否定、永不满足、永不停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作者系花垣县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