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州五周年之际,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相聚在神秘湘西,参加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共谋旅游大业,共商扶贫大计,共推脱贫攻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湘西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湘西州脱贫发展的各级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湘西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提出地,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脱贫攻坚主战场。现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9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湘西州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神奇、自然资源丰富,凤凰古城、老司城、里耶古城和矮寨大桥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在这片土地上,贺龙、任弼时、王震、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熊希龄、沈从文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视察湘西州以来,全州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扎实推进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发展、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全州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累计脱贫5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2017年的10.41%,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夯卡村等脱贫典型在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推介,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来州十八洞考察脱贫工作,今年预计脱贫15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以下,湘西州进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聚焦点。这几年,我们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湘西发展的最大门路和富民强州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扶贫,探索出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跨村联合、产业融合、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双带双合双加”的旅游扶贫路子,全州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1256万人次、64亿元分别增加到去年的4450万人次、32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8%、38.4%,带动全州10余万人脱贫。
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全国政协心系武陵山、情系武陵山,湘鄂渝黔四省市各级政协组织始终聚焦发展大局议政建言,紧扣民生福祉发声发力,携手推进武陵山片区试点建设,聚智聚力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为片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座谈会立足挖掘武陵山片区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致力探索旅游产业扶贫合作联动机制,体现了全国政协对武陵山片区各族群众的关心关怀,彰显了国家文化旅游部和四省市各级政协组织的担当作为,得到了四省市发改、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必将进一步加快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把旅游扶贫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串联高山峡谷、烽火苗疆、土司遗产、酉水画廊、土家源流、沅水民俗6大村落集群,保护开发300个左右特色村寨,打造“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增收。
我们将进一步把握协作重点,认真贯彻本次座谈会议精神,按照合作框架协议,严格落实旅游扶贫协作机制,抢抓张吉怀高铁、渝湘高铁、黔张常铁路建设重大机遇,完善旅游交通网络,策划实施旅游扶贫精品线路,共同开拓客源市场,促进旅游商品开发和流通,支持四省市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构建“大旅游、大扶贫、大发展”格局。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遵照习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提升“一个州府核心城市、半小时通勤生态城镇群、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七个县城区域节点、三十个特色小镇”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一个核心经济增长极、三个重点经济区、多个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发展格局,努力把湘西州打造成集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
武陵山片区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抓好片区协作发展、推进片区脱贫攻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片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携手搭建更高更广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与共同繁荣,引领武陵山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努力开创武陵山区各族群众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