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

赴粤港进行承接产业转移学习考察报告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9-07-19

州政协第二调研小组
(2019年7月19日)

根据湖南省政协三级联动要求,经请示州委领导同意,州委组织部、州财政局、州委外事委审核批准,省政府港澳事务办下发了《湖南省政府赴港澳任务批件》(湘政港澳〔2019〕0356号),并受全港商会的邀请,于6月16日至23日,在州政协副主席贾高飞的带领下,州政协课题调研第二小组一行6人(省委外事委限定的人数),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学习考察活动,深入香港、深圳、珠海、汕头、广州等地的园区、看产业、察企业、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等形式现场学习考察,使我们深深感到,既有来自国际大都市、沿海发达地区差距上的巨大压力,又有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上的动力,唯有加快发展才能跟上新时代步伐。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状况及经验

按照省任务批件要求,因澳门主要发展旅游服务业和博彩业,所以,我们这次主要深入香港和广东学习考察。

(一)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由“2+9”城市群构成,即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东莞、肇庆、江门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达6957万人,GDP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17%。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深度交流与合作,对内地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目前,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和港珠澳大桥开通两座“超级工程”相继通车为标志,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建设正频密推进,不久的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必将建成一个比肩世界一流湾区的大都市。这为潜力巨大、距离最近的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搭上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这列国家快车,主动融入大湾区,湘西将可以发挥其超强后盾的作用,促进各生产要素在大湾区的自由流动,借力打力,乘势而上,必将迎来千载难逢的跨越式发展。

(二)香港产业发展曾有辉煌现仍在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中,港澳地区发挥着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的作用。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对外开放渠道,担任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角色。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香港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以保持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通过发展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等四个主要产业,带动了创新科技、检测及认证、医疗服务、文化创意、环境保护、教育服务等六大优势产业发展,是香港经济动力的所在。2018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53.17亿港元,同比增长3%。根据香港统计处官网提供的兑换率,2018年人民币兑港币平均汇率为1.1855,照此计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币约为24000.98亿元。

对于香港产业发展有其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上世纪50年代,香港的转口贸易兴起。50-70年代,香港积极发展制造业,纺织、成衣、电子等劳工密集型工业高速成长,并带动了工业多元化。这是一个让香港获益良多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占总体经济30%以上,奠定了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基础。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北移,第二产业占比从1980年的31.8%降至1997年的14.6%。香港产业结构轻型化,向服务经济转型,第三产业飞速增长。90年代前期,香港GDP相当于整个中国大陆的五分之一,达到了不可想象的历史最高比值。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可以说受益最大的是香港,发展速度超过了内地城市。

客观地说,香港毕竟体量小,这种超级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很大程度是靠历史机遇,而非内部产业自然升级。香港是整个中国大陆出口全世界的转口中心,全球独一无二。香港虽然处于经济极度繁荣之中,却也并非没有隐忧。广为人知的是香港的地产泡沫,短短十余年房价上涨超过10倍。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影响,是很多人的收入再也回不到从前。香港回归之后,与其说是在寻找产业发展的新路,不如说是经济基础受到各种冲击的考验。2003年,为扶持香港经济,中央政府将广阔的内地市场向香港产业开放。到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数量连年暴增,2013年过夜游客在港消费额暴增51倍,高达1527亿港币,旅游业也成为香港支柱产业之一。但之后受2014年9月占中事件的影响,旅游业增长乏力。香港推出了发展信息科技产业。可惜的是,香港虽然资本雄厚,但缺少发展出IT大公司的能力,脱离产业发展核心。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却抓住了IT产业软硬件发展的核心,华为、腾讯等企业成长为全球顶级企业。香港经济极其依赖地产业务,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供给不足房价高涨,青年生活困苦缺少希望,也因此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展望未来,香港回归以来的产业发展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只要跟上中国整体的前进步伐,前景仍然看好。

(三)广东省诸市迎来高质量发展。2018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134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城镇化率为70.70%,比上年末提高0.85个百分点。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广东省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影响大,通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广东省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现在又迎来了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广东省的经济将会实现一次新的跨越。

1、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2018年,深圳市GDP总值为24221.98亿元,增长7.6%;按人民币比较,2018年深圳市GDP总值较香港高出约221亿元,深圳市GDP总值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数据显示,深圳GDP已经超过香港、广州,在亚洲各大城市中排在前五位。2018年深圳GDP超过3000亿美元,人均GDP在主要城市中排名最高,到2018年就已经达到3万美元左右。深圳GDP是肇庆的10倍,但面积只有肇庆的1/8;深圳GDP是东莞的3倍,但面积只有东莞的81%;深圳面积略比大湾区第三类城市中的中山、珠海大,但GDP是中山的6倍多,是珠海的8倍多。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深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30家。深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43.95亿元,同比增长14.5%。深圳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三是现代物流业。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超2200亿元,同比增长9.5%,占全市GDP比重10%左右。深圳现有物流企业逾1.7万家,营收超百亿元的物流企业近10家,涌现了6家物流上市公司。四是金融业。金融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15%,是中国大陆金融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如今深圳正牢牢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珠海携手打造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2018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6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1858.57亿元、增长2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47亿元、增长5.4%;共接待游客4311.31万人次、增长8.3%,旅游总收入466.16亿元、增长26.8%。加快培育新动能,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4.8%、39%、29.3%。珠海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坚持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并举,促进各类要素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是做优产业存量,继续实施“十百千企业腾飞行动”,超百亿级企业达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100家。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新材料等产业。推进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港珠澳大桥开通给珠海服务业发展带来的绝佳机遇,积极吸引承接港澳优质服务业,汇集国内外高端服务业,提升商贸、旅游、物流、金融等产业发展水平,争取服务业发展上台阶。

3、汕头重点发展现代化临海产业。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3.85万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6%(按可比口径计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66亿元,下降1.0%。全市接待过夜游客216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实现旅游总收入534.49亿元,增长20.0%。汕头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上下功夫,聚焦大项目、大园区、大产业,突出建链、补链、强链,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发展贸、工、商一体化产业体系,构建高质量沿海产业带。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聚,重点支持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一批营收超百亿元龙头企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现代化临海产业,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比较优势新兴产业,推动超10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布局落地,培育发展一批产值超500亿元、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南澳国际旅游岛、小公园开埠历史文化旅游区、澄海前美侨文化风情小镇、南山湾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等建设,发展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美食旅游,培育规范特色民宿等旅游新业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4、广州着力打造国际大都市。2018年,广州市年末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城镇化率为86.38%。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6.2%。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6205亿元,增长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2.30亿元,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5.84亿元,增长14.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6.11亿美元,增长5.1%。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6532.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旅游业总收入4008.19亿元,增长10.9%。广州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扶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力度推进10大价值创新园区建设,培育若干个千亿级产业新集群,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提前布局量子通信、航空维修、轨道交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及衍生技术等前沿产业。发挥好船舶和电子等军工领域传统优势,支持中电科华南电子产业园和电子五所总部加快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优化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开展物流园区整治提升行动。

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与转移趋势

(一)产业转移是发展的必然。产业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由于资源供给,或需求条件,以及环境承载等发生变化,而向其它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一般认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和产业资本追逐利润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目前,产业转移有两个原因在推动,一是国际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以美国、日本、欧盟等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其致力于发展新兴的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而将一部分在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去。这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空间与资源承载国际相关产业转移提供了良机;二是从我国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当地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人口日益密集,给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极大压力和困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出现了大幅上升,直接加剧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原有依靠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子已经很难走下去了。迫切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已经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而欠发达地区的我州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丰裕,价格相对低廉,这将直接带来转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里仍然可以获得生产经营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而不断发展壮大。

(二)香港产业转移情况。香港现在的产业主要是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等四大产业。其制造业、加工业等已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基本完成了做华南转移。在由全港商会会长李宝明、香港财务策划师学会大使何家骥、香港建筑防漏科技工程集团董事长陈振发等10多位企业家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上了解到,现在香港在推进产业发展上,可与大陆合作与配合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香港金融业发达,港资雄厚,香港现在有一批企业家,正在寻找投资意向,可以引资进大陆。二是有一批研发中心、总部以及科研成果,可以转移到大陆,开发运用,到适合的地方开花结果。三是产业链转移,大陆的产业可以运用香港企业界宽广的销售网络,帮助大陆销售产品,建立利益共同体,全港商会正在设计一套互助互惠销售模式和协议,协助大陆营销产品,利益在网络上实现。另外,他们给我们传授了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经验。

(三)广东优先转移、退出的产业。广东提出要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1、深圳、珠海、汕头、广州市引导逐步调整退出、转移的产业。第一、钢铁:炼焦项目(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烧结机(铁合金烧结机除外)(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炼铁项目(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炼钢项目(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球团设备(铁合金球团除外)(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锰铁高炉(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第二、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硅等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不包括铜、铝再生利用、钨钼、稀土,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冶炼、金、银,以及其他贵金属冶炼。第三、建材:普通平板玻璃生产线。第四、轻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规定的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含汞荧光灯、高压汞灯。第五、船舶:船舶分段出口建造项目。

2、深圳、珠海、汕头、广州市引导不再承接的产业。第一、医药:大宗化学原料药。第二、钢铁:焦化、炼铁、炼钢(符合规模要求的电炉短流程炼钢项目除外)、铁合金。

(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率先承接国外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成长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制造产业带。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原有的一些比较优势日趋弱化、丧失,替代旧产业,发展国际转移来的新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其产业向相对落后、后发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已现端倪,并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发源地在粤港澳大湾区,迫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压力,纷纷把产业尤其是加工环节向内地扩散、转移,自身则由生产中心转向调控、研发中心;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已将优先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资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主要内容不仅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还包括产业观念、先进制度、机制、管理等。四是主要方式是国内外优势企业,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公司、大集团主导下的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形成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跨地区甚至跨国的大财团,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三、加快建设湘西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建议

通过赴粤港澳大湾区学习考察,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科学的发展模式、飞快的发展速度,给我们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们思想更解放、视野更宽广、思路更开阔,同时,也了解到了当地产业的发展经验、产业动态和企业的投资发展方向等,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寻求合作创造了条件。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势不可挡,这给欠发达地区的我州谋求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机遇。为准确把握、运用好本轮产业转移趋势和规律,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优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成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出以下建议。

(一)找准定位,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我州寻找发展新动能、开拓发展新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一带一路”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我州作为国家确定的湘南湘西承接产业示范区范围之一,是大湾区辐射的前沿阵地。我州应抢抓先机、找准定位,让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海洋产业等产业,将合作区打造成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直接辐射区域和拓展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还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国字号金字招牌,影响力和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和创科产业合作基础优越、前景广阔。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成通车和张吉怀高铁的开通,香港、广东与我州由此进入“4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密切了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因此,我州更应该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共同发展。当前,湖北、广西、贵州、江西等省和湖南各市都在积极谋划、部署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我州应主动把握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避免在区域合作的浪潮中错失良机,更应该避免在未来发展中被边缘化:一要主动作为,抢占先机。要主动构筑平台条件,吸纳大湾区溢出的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在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占得先机;二要换位思考,筑巢引凤。要把上游、下游等配套做好,把发展环境营造好,才有可能赢得好企业的青睐、项目落地;三要政府引导,市场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与实践,逐步改变以往“政策是第一优势,土地是第一资源,投资是第一动力”的观念。注重顶层设计,加快制定我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行动计划。在总体战略牵引下,以“创新合作”为使命,实现与大湾区在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信息链、资金链上的深度整合。注重产业合作,以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和资源输出。

(二)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目的地。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区域平衡协调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关于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部署,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合理有序转移。面对激烈竞争,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比优惠政策,而要比营商环境。要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全面对标对表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湾区投资创造最优营商窗口,以优良的政府服务激发市场活力。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制定出台重点产业招商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一个重点产业、一名州级领导、一套推进班子”,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实现精准对接、高效引进。加强实体经济服务,深入推进州级领导“三联活动”,落实州直部门作为跟踪联系责任单位,积极主动联系服务企业,有效地营造“重商、亲商、扶商、助商”良好氛围。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让招商引资项目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从投资考察、选址征地、办理证照、开工建设、厂房装修、设备安装以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出台实施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全面优化审批服务、投资服务、环境治理。为加强对进园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制订政策,从财政扶持、融资服务、人才支持、税费优惠和开办“绿色通道”等方面降低进园企业投资经营成本,形成洼地效应,增强吸引外部投资的能力,努力营造园区良好招商投资环境。推行“零收费区”的做法,除国家、省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不再对入园企业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推行投资代理和“一条龙”全方位服务,对进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投资项目,从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税务登记,到项目的立项、报建、开工所涉及的一切手续,由管委会办公室实行专人代理服务。推行行机关办事“零拒绝”、“零障碍”、“零拖延”制度。各级政府、各部门努力为产业转移项目和入园企业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三)强化招商引资,锲而不舍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投资者,是一个地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大企业、大集团,往往掌控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我州应结合自身在区位、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优势,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生产基地、设立地区总部等,带动整个产业链转移和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要用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山万水的“四千”精神才能实现引资成功。坚持主力招商,始终认为什么样的领导招什么样的商,招大商必须请主要领导出面。招商引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招即成、一蹴而就的,一个投资项目的成功引入,特别是大项目的引进,是要反复经过多个回合的招引和长期的沟通对接才能最终实现。因此,抓招商引资工作,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要坚持做到经常抓、长期抓,常抓不懈。这次赴粤港两地开展承接产业转移考察活动,我们已经与这两地的政协界、工商企业界建立了联系,应抓住这种难得的合作关系,加强经常性联系,互致问候、沟通情况、传递信息、发出邀请、考察洽谈,通过这种不间断联系、经常沟通和长期联络,来不断促进双方开展各项实质性合作。

(四)改进工作作风,高效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一场硬仗、机遇仗,稍纵即逝。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担当精神,勇于担当、主动担当,面对矛盾困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挑战挺身而出、面对瓶颈制约敢于改革突破。党政要健全完善担当保障机制,按照容错免责办法,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明确、细化,纪检、组织部门要研究制订尽职免责的操作办法,要形成组织为个人担当、上级为下级担当的风气,在全州营造为担当者担当的干事创业环境。要深刻反思、认真查找严实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推动各项工作更严更实。要突出实效,对产业承接、招商线索以及签约项目要盯上靠上、跟进落实,直到落地开工、投产达效。承接产业转移无“小事”,都是关系我们未来发展的大事,必须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标准,以坚定的决心、坚决的态度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动真碰硬,抓紧抓实。要快速高效推进,凡是已经安排和确定的事项,要争分夺秒向前推,通过调度会、现场会等督促进度,全面提速、加快节奏。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状,建立兑现单,定期照单验收。要创新工作方式,高效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用超常规方法,推进项目落地。要加大统筹调控力度,针对项目招引、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调整优化相关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全州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的统筹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实行精准考核,对改革创新、承接对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作风建设进行考核,量化赋分、简单明了,奖惩分明,形成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

赴粤港学习考察团(州政协课题调研第二小组)团长:
贾高飞 州政协副主席
团 员:
贺显明 州政协常委、州政协人资环委主任
向学智 州政协常委、州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主任
梁远平 州政协委员、州政协研究室主任(执笔)
罗 虹 州政协委员、州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
吴天宇 州政协办公室人事科科长

Copyright 2002-2020 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政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及邮箱:0743-8222365 xxzzx2004@163.com
湘ICP备13010280号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288号